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 天问,龙有没有母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9:3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唯有龙是个传说。屈原的《楚辞·天问》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有三处问到了“龙”,一曰:“禹用应龙,何尽何历?”二曰:“日安不到?烛龙何照?”三曰:“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禹用应龙,何尽何历?”(据说是错简,即有误)意思是,传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是不是“恐龙”家族中长“四个翅膀”的那一族?还是长着四个翼膜(翅膀)的翼龙呢?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意思是,太阳为什么照不到那里?烛龙为什么发出光明?屈原的《天问》中这龙不仅有长翼的,还有能发光的。《淮南子·地形篇》:“烛龙,在雁门北,蔽与委羽之山,不见日。起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传说这“烛龙”眼睛一闭,天黑了,眼睛一张,天亮啦。《楚辞·大招》说的更清楚些,“天白皓皓,寒凝凝只。魂乎无往,盈北极只。”而北极的“极昼”和“极夜”不就是正常的?极光是那样的绚烂多彩,如长龙腾越天空一般的壮观,于是乎“烛龙”随之诞生。“烛”繁体字是“从火从蜀”,“蜀”为蚕蜎,而“蚕为龙精”也,故此“烛”便是“火龙”。还有一种说法,雷神爷那也是“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呢,没准屈原所指“烛龙”便是雷电?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唐代贾岛风流倜傥,有诗为证:“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说伯鲧死了沉入深渊化熊了,而夏禹就是从他爹伯鲧的腹中剖裂而出的且变为黄龙的,如此这般把他爹之熊体“负”出水面?爷俩一起回归江海,自由翔游……呵呵,四川人爱“摆龙门阵”,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屈原的《离骚》也用了三次龙,“飞龙”、“蛟龙”、“八龙”,屈原驱役龙凤,挥斥云霓,离开苦难深渊;然而临睨故乡时,这血肉之情,那种美好幻想被击得粉碎,也就是被灭里却又将爱国之光放射而出。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马八尺以上为龙”,龙马的形象就在于精神之升华。
  
  不过,屈原的《楚辞·天问》中关于“龙”的有点煞风景的问题,他老人家没有提及,那就是“龙”有没有其它“生肖”那样有“公与母”之分呢?难道“龙”没有性别吗?这似乎不符合常理的,也无法解答“龙的传人”这个古老话题。这俺没听说过,一条“公龙”与一条“母龙”结合而“夫唱妇随”,都说“龙凤呈祥”呢?难道这“龙”是跨物种“结婚”的?接下来是“龙子龙孙”,这就是“龙的传人”?这就是“龙文化”?“龙文化”是超越人性的文化,把“人”符号化与抽象化之后的伦理,也就是把人“龙”化了……
  
  偶尔也听说过,“龙子、龙女”,尤其是金庸笔下的“小龙女”。在“古墓长相厮守”时还有“龙”的气质,再后来,那也就别提了她了……俺们个老百姓,似乎更不知“结婚”以后的女性,还有这“龙”、那“龙”的?说白了,在人间这“龙”让“天子”独占了,这叫“真龙天子”,穿龙袍、睡龙床、坐龙椅,多神气啊!不高兴了,叫龙颜大怒……
  
  全国各地的“龙王庙”不少,就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这话就知道“龙王庙”不会比孔庙少。不过这也是明显的“男尊女卑”啊。八成这“龙”是与“蚯蚓”一类“雌雄同体”?
  
  然而,话又不能说绝了,在大陆还是有几个“龙母庙”的,比较有名的且列为国家文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悦城龙母祖庙”。为啥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这在南方古建筑中绝无仅有了。“龙母”自然是“龙子、龙孙”多,所以庙宇的地下排洪在全国堪称一绝,“大水冲龙王庙”听多了,绝对不会发生“大水冲龙母庙”的,甚至连淤泥在庙宇内也不会沾染。庙内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是南方古建筑的瑰宝。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
  
  这“龙母庙”建于先秦,要不说秦始皇能统一,这“龙脉”把得准,这水运能力达到哪里,军队就能到哪里?从“都江堰”回转“澜沧江”,直插“西江龙母庙”又来到“珠江口”……海外游子到大陆,“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正是“悦城龙母祖庙”。
  
  说来也奇,沿着西江往西,也就二百来里水路,这就来到了广西梧州,那里也有一个“龙母庙”,也许这两位“龙母”是姊妹俩?建筑特点是北宋风格,规模也不小呢。善男信女们也都到此朝拜,以祈龙母赐福庇佑。不过,二楼“关帝爷”飞舞大刀把守着……还据说,另有几处“龙母庙”,但也都不能整修起来了。
  
  “龙母庙”内有“龙子殿”,还有“龙母床”,就是没有“龙母”老公影子,那“龙母床”可有“龙公”的份儿?这只能是游人们的遐想了……传说中的“龙母”不是“龙”,而是豢养“龙”的“女神”,还说是“拾卵豢龙”,孵化出来的像“蜥蜴”一样的“小龙仔”,这“小龙仔”就是人格化的“龙的传人”?还号称“金兰七姊妹”,立下誓言,“要利泽天下”。所以,当地黎民百姓推崇仓吾氏族的领袖。黎民百姓建庙,不忘龙母恩泽,年年风调雨顺,祈福国泰民安。
  
  明白了,这“龙母”可不是“母龙”而是“仙女”,也就说“公龙”与“母龙”还是配不了“对”呢。看来还是屈原大夫是对的,《天问》没问到“母龙”,而《离骚》满篇寓意“龙凤文化”,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鸟。“凤引龙驾”的文化意义,尤其在龙困时,壮志未酬难酬,不得不驱幻想,凤引才能龙驾。《离骚》就是三闾大夫,凤引龙驾浩浩升空,追着太阳远行西天,赤诚报国至死不渝,光耀千古浪漫之作: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乎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咳,这十二生肖之中,怎么就没有“凤”呢?要是有“凤”,还找“母龙”干嘛呢?先人不是已经说过,“龙凤呈祥”吗?三闾大夫的“凤引龙驾”是龙困时的感慨,也正如毛泽东所解释的那样,“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夸奖屈原,“无私无畏,勇敢高尚”。1961年秋,毛泽东专门写了《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还在某批文中提到《离骚》,“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不过“龙年”嘛,闲着也是闲着,没准还能有个比较满意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3 23:42 , Processed in 0.0438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