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大学是“地球牌”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大众化和国际化双重挑战,未来的主旋律是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嫁接”应该成为我国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叶飞帆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以独立法人方式引进的大学,这属于引进国外高等教育的一种“移栽”模式。高等教育国际转移还有哪些模式,这些模式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办学规律呢?
人们通常用“移植”一词表示高等教育的国际转移。从植物学角度看,移植还可以进一步被分成“移栽”和“嫁接”两种模式。移栽是将植物整株地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而嫁接则是取下植物体的一部分固定在另外一个植物体上,使其组织相互愈合,以改良品质。高等教育中“移栽”与“嫁接”的区别主要在于,外来高等教育对现有高等教育影响程度不同。“移栽”模式引进的国外高等教育的运行独立于本土的高等教育体系,对现有高等教育的影响是间接的和缓慢的。“嫁接”模式引进的国外高等教育与本土高等教育融为一体,对现有高等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和即时的。在世界高等教育几百年的国际转移中,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移栽”和“嫁接”的例子。
“移栽”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经验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移栽”是大学数量增加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巴黎大学的一批德意志师生回到故乡,导致了德国大学的出现。在殖民时期的美洲,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前身)以英国剑桥大学的伊曼纽尔学院为模本建立,当时的名称就叫剑桥学院。在近代中国,最早创办的一批大学,包括创办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的前身)、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以及由外国教会举办的圣约翰大学,都以来源国的高等教育为蓝本。例如,天津中西学堂聘请外国人丁家立(Charles Daniel Tenney)为总教习,以哈佛、耶鲁两所大学为蓝本,除中文外,主要课程全由外籍教师担任,课本、排课、问答、考试都是英文。
在现代,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大都采用“移栽”的方式引进国外高等教育。在埃及,外国政府和大学可以直接在当地办学,并可以按照来源国的教学管理模式运作。目前在埃及,除了建立较早的开罗美国大学外,还有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法国大学、德国大学,甚至还有一所中国大学。阿联酋“移栽”国外高等教育的标志性成果是建立在迪拜的国际学术城。迪拜国际学术城占地约1.8万亩,自2006年开始建设,目前有1万多名学生在13所国际高等教育机构学习,预计到2015年,学生人数将达到4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也是一种高等教育国际转移的“移栽”模式。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均采用来源国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以非法人方式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虽然要依托一所现有的大学,但是都采用“一校两制”的方式,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密西根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等。这些办学项目在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收费标准等各方面都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完全是一个国际化的办学特区。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