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 鬼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先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1:09: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鬼文化的由来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这个问题的回答,无疑是否定的。但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有没有“鬼文化”的积淀呢?回答确是肯定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世界上虽然没有鬼的存在,然而鬼文化确是很早就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并充当了人类文化的先驱,开创了人类文化的先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的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文化史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步的。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认为,鬼文化,就是距今至少六、七十万年前人类童年时期的“灵魂不死观念”的产物,从1929年发现的距今六十九年的北方山顶洞人,曾用红色的粉末撒在死者身上。经分析,其目的大约有二:一是因为红色与血液的颜色相同,表示给死者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二是认为死者“灵魂不灭”,冬天也同样怕冷,撒些红粉,象征增一些红了的炭粉,为死者增温御寒.在国外,有的考古学家,先后在意大利和法国等的原始有人遗骸附近,发现发随葬的燧石和其他各种石器,这虽然是石器时代的产物,是希望死者灵魂继续使用这些石器。

   上述事例,说明了原始初人们就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不死;灵魂是主宰躯体的超自然体;人的死亡是因灵魂离开躯体而他往的结果。因此,上古时,人们对于死掉的同伴,由不兴埋葬到逐渐产生了埋葬死人的习俗。他们认为火葬或天葬尸体,其灵魂可以升天;土葬使死者的灵魂,可以有个安稳的“摇篮”和永久的归路。由于人们迷信灵魂为超人的能力,活着的人就畏惧它或者想依赖它,乞求它。

    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因而在人死之后,就举行种种礼拜活动,如招魂、赶鬼、祭祖等等。于是就形成了原始的宗教文化。这种处于人类社会初期状态的宗教文化,多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它虽然是原始的,但它在原始社会中,却是原始文化的主要支柱和先锋。它对原始社会中人们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均具有决定性的重大影响,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社会存在,又反作用于当时的社会,支配着人们的社会文化行为,对人类的原始神话、口头文学、原始绘画、雕刻和歌舞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和推动作用。

    原始初人们为什么会产生“灵魂不死”的观念呢
    据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生理和心理机制曲折反映的梦幻所致。原始人有时在梦中看见了死人和离别的人,同他们互相交谈,目睹了死者或离别的人的音容笑貌,有时互相触摸,甚至吵骂、厮杀等,被梦中显现的幻象所惊骇。原始初民,梦后就相信这些表象的客观实在性。
       因而,对做梦的人来说,正如那些在他梦中出现的死人和离别的人存在一样,他自己的存在也是双重性的,所以认为自己既是一个有生命、有意识的个人而实际存在着,又认为自己是作为一个可以离开身体而以“幻象”的形式出现的单独的灵魂而存在着。这是原始人的一个普遍的信仰,因为他们全都受着那种作为信仰基础的、不可避免的心理幻觉所控制。

     同时,这些做梦的初民,要想解释那些使他们惊慑的自然现象,必然要推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于是立即把他们对自己的梦幻的解释加以推广,使更多的人也深信不疑。这是原始人的智慧所难以避免的。

    我国古代,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观念,首先表现在什么是“鬼”的理解上。他们把附在人身上的灵魂和人死后独立存在的灵魂加以区别。如《礼记、祭法》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说文解字》也说:“人归为鬼”。我国最早的甲骨文的“鬼”字形象就是死人脸上盖着一个东西。

    其次,古人认为魂与魄也有区别,认为人死后,魄随肉体的消灭而消灭 ,魂则离开肉体而变成鬼。同时,还认为魂魄对于人的作用各有不同:魄附着人的肉体,对人的肉体起作用;魂附着人的精神,对人精神活动起作用。因此,《礼记、效特牲》中说魂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古人死后,生人总是向天招其魂,而不在地下找其魄。

    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所有先民,都凭借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在顽强的斗争实践中,先民的体力和脑力,都得到了有力地锻炼和进步。

      以致到了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两手教导头脑,随后头脑教导双手,以及聪明的两手再度更有力地促进头脑的发展”的时侯,先民们便不再仅仅被动地应付自然的考验,而开始试图对长期困惑他们的自然现象,比如月落日升、电闪雷鸣,刮风下雨、草木枯荣、动物乃至人自身的生死等,作出解释,正如前面所说,先民由梦幻诱发了“灵魂 ”观念。由于智慧的发展,他们的观念逐渐扩而大之,推而广之,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受人的身体直接控制、不受人的意愿随意支配的万事万物,都各自受着某种神灵的驱使。

      于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就逐渐形成一个“万物有灵”的神灵观念,即鬼神观念。于是,所有影响作用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他们幻化为形形色色的神灵。如日神、月神、雷神、土地神、河神、山神等等,先民们对这些神灵顶礼膜拜,祈求保佑平安,希望帮助先民战胜无法预料和无力抵御的灾祸,这就使灵魂崇拜,发展到了宗教崇拜。也就是由最初的鬼魂观念,发展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这是鬼文化发展的原始阶段。

    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广泛,所谓“万物有灵”,也就成了“万物皆神”,神,古代也叫“鬼神”,如春秋时的《论语》指出:“季路问事鬼神。”《礼记、礼器》也说:“鬼神饷德。”[疏]:“鬼神聪明正直,依人而行。”《中庸》载:“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章句]: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随着鬼文化的不断发展,鬼与神的含义才被区别开来,出现了所谓“人神曰鬼,天神曰神”之说。

    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范围虽然很广,但按其类别,只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但这些崇拜,无论它多么神秘、古老,都与鬼神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其渊源都是来自遍及原始社会的鬼文化。

二、鬼文化在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广,万事万物无所不包。如实物、教育、文艺、宗教、科学、道德、法律、风俗等都在其内。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一般应包涵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三个方面。鬼文化与这几个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直接的、间接的关联,尤其在精神文化方面。鬼文化发源之早,流传之远,影响之大,可以称得上最中之最。

    以宗教而论,在中国产生最早的道教,它的前身就是“鬼道”,即五斗米道,这是道教早期的一派,是东汉顺帝(126——144在位)时张陵在四川大邑县城内创立的,它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初学这种道的人,名为“鬼卒”,道徒中骨干称为“奠酒”。以“治”为传教单位,在公元143年(汗安二年)已发展到二十四治,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四川境内。陵死,传子衡;衡死,传子鲁。东汉末年,鲁在今陕西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近三十年。《华阳国志.汉中志》载:张鲁“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又“以鬼道教主义舍”。
     《晋书.李特传》:汉末,张鲁“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这种宗教文化的传播,实际上也是鬼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如果没有鬼文化的渊源,那么也不会有鬼道的产生和流传。在历史上全国各地道观林立,四川至今不仅有青城山和丰都名山的道教洞天福地犹存,至今在地处川东南边缘的秀山境内,仍有以“鬼道”命名的“贵(鬼)道溪“流传至今。这些,也足以说明鬼文化的涵蕴深厚,源源流长。

    以文学而论,不用说世界各国汗牛充栋的鬼怪故事和神话流传是鬼文化广泛存在的有力证据,就是我们中国涉及到鬼文化的典籍,也是难以尽述的。从先秦神话,到民俗禁忌;从六朝志怪到清代的《聊斋志异》;从《封神演义》到被称为“十一才子书”的“鬼话连篇录”,在文学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述鬼文化的珍贵遗产对神话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以歌舞艺术而论,在现存的民间歌舞中,许多都是原始宗教巫舞逐鬼驱疫的遗存。早在《说文》中,对“巫”字的解释就是“象人两衰(袖),舞形”。《尚书.伊训》说:“歌有恒舞于官,酣歌于室,时谓巫风。”这种“以歌舞为职”的巫觋,在上古时候已大为风行。后来他们在进行歌舞活动时,还要“撞钟击鼓,间以丝竹”,“轻步徊舞,灵谈鬼笑”,“酬酌翩翩”(见《晋书.夏统传》)。可见其鬼文化的氛围是浓的。至今流传在川黔湘鄂边区民间的“舍日巴”、“毛谷斯”、“打绕棺”、“跳神”、“打财神”等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巫舞的演变和再现,是远古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是具有鬼文化色彩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艺术资料。

      以戏曲艺术而论,早在先民原始劳动歌舞中,就孕育着戏曲的雏形。古人多以歌舞祭神,驱鬼,特别是由渔猎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大多围绕庆祝丰收、斗争胜利、驱除鬼疫、祭奠祖先等活动,进行傩舞,非常强调戏剧的表演性。早在春秋时期,祭神傩舞已很盛行。孔子在《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孔子每到大年除夕,都要“朝服立于阼阶”,恭恭敬敬地参加“乡人傩”这一逐鬼驱疫的仪式。
      傩的祭祀活动,本是一种巫术活动,也是属于鬼文化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傩愿戏,它既是祭神驱鬼的仪式,又是娱人的一种戏剧活动。如今流传到民间的傩戏,已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傩戏,在川东南一带又称为“冲傩”或“傩愿戏”,加拿大的学者诺尔曼在看了中国的傩戏和傩戏面具之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的奇迹,不仅有长城,还有傩戏!”可见,由鬼文化派生出来的古老的艺术品种傩戏,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从雕塑艺术而论,道观寺庙的鬼神塑像,可以说是文化的瑰宝,也是鬼文化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又一贡献。就以丰都名山上的雕塑来说,据著名画家黄宾虹大师的考察,他认为唐代著名雕塑家,号称“塑圣”的杨惠之,也在名山上曾经留有庄严的雕塑作品,著名的大画家吴道子也在名山上画有宗教人物及鬼神画像。后来由于鬼文化的影响,名山上的画像及塑像,都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他曾在丰都留下了这样的四句诗:“唐像庄严杨惠塑,楚辞悲愤屈平歌,临摹欲觅吴装画,鬼趣翻新变相多。”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理解到,鬼城名山上的鬼文化,不仅是反映在鬼观念、鬼传说、鬼故事、鬼崇拜等方面,而在绘画、雕塑、艺术等方面,也无一不有鬼文化的烙印和影响。

    最后,必须指出,鬼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正如神话传说一样,都是历史文化的沉淀。研究神话,不一定都信神,研究鬼文化不一定都信鬼。在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特别在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长河中,先民口头创作的神话成了历史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在生产力极端低下,文化极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条件下,鬼文化竟成了原始文化的支柱和基石,为开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随着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对其消极落后的因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批判和淘汰。然而对其精华,应该加以发掘和利用,使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该文章转载自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3 00:11 , Processed in 0.0398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