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9|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中东不是一片沙子的世界:大中东行纪 作 者: 张信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6:5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沙漠 于 2011-11-20 14:49 编辑

作 者: 张信刚  

本书由作者逐一游历大中东各国的经历,追述大中东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以人类历史的纵深和国际政治的视野,探究中东、北非、高加索等地区硝烟不息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原因,汇聚作者对人类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交流与纵向演变的观察和体会。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之间的碰撞与消长,罗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蒙古、奥斯曼等帝国的冲突与兴替,英、法、意、俄(苏)、美等强国百余年来在大中东的掠夺和影响,以及大中东各国谋求独立、发展的抗争与曲折——作者将在大中东31国的经历、见闻和思索,连缀起来,拼接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中东文明图景。

第一部分
2010年12月,一个突尼斯小贩的自焚,改变了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突尼斯群众持续大规模示威,当权二十三年的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被逼出走。接着,埃及群众推翻了掌权三十年的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两人都被起诉,两国都在修改宪法,准备选举新政府,结果很难预料。波斯湾岛国巴林的什叶派(Shiites)群众冲击逊尼派(Sunni)王室,政府以武力镇压,又有沙特阿拉伯的支持,前景尚不明朗。
57#
发表于 2012-8-5 12:05:50 | 只看该作者
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硕士学历以上写手招聘

       
        (600家学术期刊征稿,300名硕士博士代写qq1455336863)
论文代写、代发网站:http://www.lwtx001.com/
QQ:1455336863
Email:1455336863@qq.com
       
        职称论文发表:
我们与六百多家学术杂志合作,均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上查到http://www.gapp.gov.cn/(足以证明并非非法刊物),我们代发的刊物中,有核心期刊、国家优秀期刊,门类齐全,学科多样,如:教育类、经济管理贸易类、文化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医学卫生类、农业技术类、工业技术类、哲社政史类、法律类等。
       
        我们的优势:
        1.            命中率比你自己投稿高(当你望眼欲穿却等不来你文章的发表之时,我们可解你燃眉之急,在你的文章可发表又可不发表的情况下,我们的推荐将确保你文章发表);
        2.            版面费比你自己投稿低(因为我们与众多杂志社是长期合作关系,对于杂志社来说,我们是批发,而你是零售);
        3.            我们可以在你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单之后,再收取杂志社开出的版面费及20%的中介推荐费(足以证明我们不抬价,版面费的高低由杂志社决定);
        4.            我们可开具写有你单位名称的正式发票,以备你课题项目报销之用(这足以说明是杂志社在采用你的稿件,有些单位或高校甚至可以凭此证明你已经发表论文)。
        5.            代发流程:(1)提出发表要求→(2)提交需发表文章→(3)审稿并推荐发表→(4)编辑部发稿件录用通知书→(5)支付版面费和中介费用→(6)编辑部寄样刊及发票。

        论文代写:
        我们拥有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博士、工程师、行业专家、副教授水平以上的兼职写作人员,倾心为你代写各类原创的高水平的论文(我们利用论文防抄袭软件进行检测,若写手的文章中有30%以上的抄袭内容将不予采用)。
        1 .代写流程:(1)客户提出代写申请和要求→(2)写手完成写作提纲(硕博士提纲须交一定定金)→(3)你满意后收取你的一半代写润笔→(4)写手完成整篇文章,给你看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你满意后付剩余部分的润笔→(5)把整篇文章提交给你;如果需要我们推荐发表,我们将为你推荐给最合适的刊物发表。
        2. 代写范围:各类职称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本专科毕业论文(包括自考、网络学院、成交学院毕业论文)、核心论文、期刊论文、各式公务商务文章、文学剧本、广告脚本、策划书等等。
        3. 代写费用:因学科难度、语种、级别而不同(当你九天八夜也憋不出一篇好文章而又急着要交稿时,相信你会认为我们的代写是物有所值)。
       
        企业软文撰写:
        我们将用优美的故事、小说、诗歌、散文,把你的企业、产品、服务,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文章里,以文学形式打动读者或消费者,令其印象深刻,产生不可抑制的购买和消费冲动。这种方式强于僵硬直白的广告营销。你可以把这些美文挂在企业网站上,印在企业内刊里,放在潜在消费者能够得着的渠道,让喜欢这些文章的人转发到各大网站,个人博客、微博、空间等处,成为一种不胫而走的营销途径,并以此丰富企业的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
       
        请加QQ联系:1455336863(加我时注明“论文发表”、“需代写论文”或“企业软文”字样);若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及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而想参与我们的写作团队,请在加我时注明“应聘写手”;若是有其他合作项目的加我时请注明“合作”。
QQ:1455336863
Email:1455336863@qq.com
      
        我们是学人而非纯粹的商人,讲求诚信,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上海天下文章工作室(位于复旦同济上财上外大学园区腹地,有着五年的历史,诚信誉满江南)。

网站:http://www.lwtx001.com/












论文代写、论文发表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21:52 | 只看该作者
第55节: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5)


  由于欧洲近在咫尺,摩洛哥的树叶几乎不可能不吸取欧洲的养分。迦太基的汉尼拔大概是最著名的从摩洛哥到欧洲去呼吸的非洲人。公元7世纪,摩尔人曾经越过比利牛斯山,直抵今天法国的图尔(Tours)。公元11世纪的穆拉比特和13世纪的穆瓦希德军队也都曾经深入西班牙。

  公元14世纪起,特别是16世纪西班牙各地广设宗教法庭时,穆斯林和犹太人不断逃亡到摩洛哥,于是摩洛哥收容了大批欧洲的人才。

  19世纪,摩洛哥大部分归法国治理,小部分由西班牙治理。位置最靠近欧洲的丹吉尔则是国际"自由港",各国的船只和货物在此都无需缴税。

  今天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卡萨布兰卡是法国人在非洲建设的新型城市。20世纪末期,哈桑二世聘请了一位法国建筑师在大西洋滨的一个岩峰上修建了可以容纳十万人同时祈祷的清真寺和广场。典型北非风格的方柱形唤经塔高达二百一十米,是摩洛哥最高的建筑物。寺内和广场上的装饰是摩洛哥全国六千位能工巧匠用了几年时间精雕细琢的作品。由于工程浩瀚,所费不赀,引起许多非议,但人们也不能不为这座建筑物的宏伟与精美而赞叹。

  好莱坞电影《北非谍影》(Casablanca)使全世界许多人都知道在大西洋东岸有这么一个大城市。影片里的Rick's Cafe成了今天卡萨布兰卡许多酒吧和咖啡馆的范式,包括一个干脆就叫做Rick's Cafe的"山寨版"。

  摩洛哥所有的重要城市里都有一个旧区和一个新区。旧区称为medina,阿拉伯语的意思是市镇,里面街道狭窄弯曲,房屋鳞次栉比;新区叫做ville nouvelle,是法语"新城市"的意思,街道宽阔笔直,两旁是欧式楼房。摩洛哥独立前,大约有二十万法国人住在这些新城市里;今天也有十万名欧美各国人散居在摩洛哥各地。

  新城市里的居民都是当地的上层和中上层;旧城里住的主要是工匠、小生意人和一些中下层平民。真正的穷人,多半是新近由乡下进城的,大都住在市郊的棚户区。

  摩洛哥城市的住宅区划分了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但是他们之间似乎有着相当一致的价值观,那就是照顾家人的利益。国王和大臣,将军和富商,小贩和农民,擦皮鞋的小童和老人,以及大批的失业者,莫不如此。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能说英语和法语的新兴中产者,来自南部乡下一个榨橄榄油的小商人家庭,他一般不做祈祷。我们在摩洛哥的最后几天很接近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宰牲节(Eid al-Adha)"。他早就说好要替家里买十只肥羊,到时宰了分给乡亲们吃。一路上他天天打电话询问买到了几只什么样的羊。他告诉我们,他父母的住房是他出钱修建的,妹妹上学也是他供养的。我发现,我越是在发展中国家游历,越觉得离开中国不是很远。

  然而,摩洛哥城市里有着大批呼吸了欧洲空气的中产阶级,也有许多受激进伊斯兰思想影响的市民。前者盼望社会更加现代化,渴求政治上的自由和生活上的自主;后者责怪政府专权却又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同时还偏离了他们奉为正道的宗教信仰。

  在大中东地区所有国家都处于巨变的浪尖或边缘的时刻,这棵长在真正的日落之地的大树,能否因为根深枝壮而顶得住将要来袭的飓风呢?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21:31 | 只看该作者
第54节: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4)


  穆拉比特统一了摩洛哥,建都于马拉喀什,又向北渡海征服了统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摩尔人,一直打到今天的巴塞罗那(Barcelona)。穆拉比特王朝统治北非和西班牙一百余年。当时有许多西班牙的建筑师、学者和匠人来到摩洛哥,促使北非和西班牙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

  一如14世纪北非学者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的论述,穆拉比特王朝不能逃避历来此类王朝的宿命。他们为维护封建贵族和军阀的利益,对农牧民征收重税,另一方面又使狂热的伊斯兰教法学者得势。最后朝政腐败,帝王昏庸,以致南部另一个柏柏尔部落借着统一宗教、坚持真主独一性的旗号,建立了新王朝。

  这个新王朝在北非和西班牙厉行"独一无二的真主"运动,迫害基督教徒和犹太人,被称为"穆瓦希德(Al-Muwahhid)",意即"信主独一者";欧洲人取其讹音,称之为"Almohads"。他们统治北非和西班牙也有一百多年,造成了不少破坏,但也留下了一些饶有特色的清真寺。

  幸好我们接受了旅行社的建议,在马拉喀什多停留了几天,能够较为悠闲地去参观当地有名的景点,比如王宫、城门、穆拉比特时代和穆瓦希德时代的清真寺等。1981年去西班牙旅游,引起我对伊斯兰及其建筑和装饰艺术的兴趣。在马拉喀什又看到与三十年前看到的非常类似的建筑与装饰艺术,感到十分欣喜和满足,更再度认识到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精致与优美。

  还值得一提的是三个旧都城里都有犹太区(Mella)。从10世纪到20世纪中叶,在西班牙、葡萄牙和马格里布的重要城市都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他们在这些地方的文化和经济生活中做出了许多贡献。遗憾的是,自从1948年阿以几次战争以来,犹太人逐渐离去,多数移民到北美洲、法国和以色列。我在非斯、梅克内斯和马拉喀什所见到的几乎空置着的犹太区就是这段历史的三个注脚。

  呼吸欧洲的空气

  哈桑二世(1999年去世)曾经说:摩洛哥是一棵根植在非洲、但叶子呼吸欧洲空气的大树。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21:12 | 只看该作者
第53节: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3)


  现存的非斯古城里有几十个清真寺。在中午召唤祈祷的广播响起之前,穿斗篷的导游快步领我们去了一个颇为隐蔽但又可以容下数百人的清真寺。他要进去祈祷,放我们一小时假。各类人等匆匆进入清真寺,不一会就挤满了。在其他大都市里,人们在这个情况下就会在清真寺外的街上或广场上朝着壁龛(Mihrab)的方向列队祈祷。可是在非斯的小巷子里,人们只能往里挤。

  非斯不止是伊德里斯王朝的首都,从13世纪起它也是南部的柏柏尔人在摩洛哥建立的马林王朝(Merenids)的首都。所以,今天的非斯古城分为两个不同时代的区域。

  离非斯不太远的另一个古都是梅克内斯(Meknes)。从10世纪起,它就是在非斯的阴影下存在的小城。17世纪中叶兴起,现在仍然掌权的阿拉维王朝选中在此大兴土木。梅克内斯面积比非斯大,人口超过五十万。它给我留下的两个鲜明印象是阿拉维王朝的创建人穆莱·伊斯玛仪(Moulay Ismail)的巨大陵墓和皇城外面广场上形形色色的摊贩,包括一些卖药的江湖郎中。梅克内斯建成三百年后,寂静肃穆的王陵与城墙外熙攘叫唤的小贩,究竟"谁是主人谁是客",未来应该会提供更清楚的答案。

  毫无疑问,今日摩洛哥最吸引人的都市是马拉喀什(Marrakech);摩洛哥的名字就是从这个城市的名字演变而来。

  11世纪中叶,摩洛哥出现了一个以南部柏柏尔人的部落联盟为主要力量,以宗教改革为先导,以统一摩洛哥为目标的宗教军事政治集团,最初是由一位酋长和一位教长的联盟任领导。他们立志"清教",用虔心敬事真主号召群众,但没有立即成功。其后的继承人组成了一支宗教武装力量,在今天塞内加尔(Senegal)驻扎练兵,将基地称为拉比特(Al-Rabit,意为驻扎地)。这支带有平民主义思想的军事力量逐渐把当时在宗教信仰和修持上已经松弛的柏柏尔人组成了一支坚强的力量,称为"穆拉比特(Al-Murabit,即驻扎者)",西班牙人和其他欧洲人以其讹音称之为"Almoravids"。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20:51 | 只看该作者
第52节: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2)


  附近的另一个文化胜地是建于山丘上的小城,叫做穆莱·伊德里斯(Moulay Idris),得名于它的开创者--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的玄孙伊德里斯(Idris)。8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兴起后,他由麦加逃难至此,受到柏柏尔人的接待和拥护,在这片西方乐土上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人的什叶派王国。

  在这个小城里转了一圈后,我又不禁想到8世纪末的唐朝。当时大唐盛世的巅峰已过。杜甫在他的《哀王孙》中,就有"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之句。他当然不知道有阿拉伯落难王孙在摩洛哥重建基业一事,但是他却看到"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二首》其一)。

  摩洛哥是一个风物宜人、色彩斑斓的国家。以历史的深厚久远、文化的绚丽璀璨、物种的丰富、山河的秀丽,特别是以人们的容貌变化和衣着特色作衡量,它可能是我去过的国家之最--印度是明显的例外。

  三个活着的故都

  自伊斯兰教传入后,摩洛哥经历了六个本地人建立的王朝,其中三个为阿拉伯人所建,三个是柏柏尔人所建。这些王朝盛衰兴替的因由,自然引起史家的评析,其中不少看法相信对今日各地的统治者仍有"殷鉴不远"的作用。这几个王朝在摩洛哥所留下的有形的都城不但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是今天摩洛哥旅游业巨大收入的来源。

  全世界保持得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中世纪古城就是最初由伊德里斯王朝所建的非斯(Fes)。

  由于原来的王都太小,伊德里斯二世选中了中阿特拉斯地区的一个有河水流过的山谷兴建新都。在打地基的过程中,据说挖出来一把重达三十公斤的金斧头。阿拉伯文中斧头叫"非斯",所以这个都城就以"非斯"为名,至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

  今天的古都非斯是一个游人如织的迷宫,道路错综复杂,有的狭窄到只能通过一只小毛驴。这里有清真寺、大学,也有餐馆、旅店,当然最多的是销售各种工艺品的商店。我们参观了铜制器皿、地毯和瓷制马赛克的作坊。最有特色的是包括鞣革、染革、制革三道工序的手工作坊。这些工作既辛苦又肮脏,在印度和日本,只有社会最底层的贱民才从事皮革工作。摩洛哥自古以来就以皮革制品著称,而在穆斯林社会里没有种姓和固定阶级之分,我不清楚制革工人是否代代相传。为了支持那些辛苦的手工业者,我以很差的讲价本领买了三十年来第一件皮夹克和好几双预备送人的尖头皮拖鞋。那天是星期五,老板大概心里想到马上要去清真寺祈祷,结算时自动削价,另外还送给我们两个皮制眼镜套。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20:30 | 只看该作者
第51节: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1)


  摩洛哥:真正日落的地方

  真正日落的地方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远征军司令策马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丹吉尔,只见夕阳沉落在茫茫大洋中,往前再也看不到土地,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极西",因而不再前进。在阿拉伯语里马格里布(Maghrib,意为西方,即"日落的方向")泛指北非四国,然而只有面对大西洋的摩洛哥才是"真正日落的地方"。

  我第一次看到"真正日落的地方"是1998年8月。那天天气很朦胧,我站在西班牙最南端的小镇塔利法(Tarifa)的城堡上,尽管用望远镜,也只能看到轮廓而看不清楚面貌。就像巴西作家科埃略(Paulo Coelho)的著名小说《炼金术士》(The Alchemist)里那个牧羊童,我立志有一天要从塔利法渡海到丹吉尔。

  2010年11月,我终于登上了从塔利法到丹吉尔的渡轮。下船时,码头大堂里熙熙攘攘,但见不到预先约好的导游。接通了电话,原来他还在路上,要迟到四十分钟。我和妻子在附近的一个露天咖啡座,边等他边观察过往的各色人等。我注意到许多摩洛哥男人都穿着带有尖帽的长斗篷(Jellaba),也有不少人穿尖头的拖鞋。我去过很多阿拉伯国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装束,想来这是柏柏尔人的传统服装。

  这里让我想到在丹吉尔出生的14世纪的柏柏尔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他走得比《炼金术士》里那个牧羊童可远多了,不止去了牧羊童一心向往的金字塔,还在印度和中国住过相当长的时间。离家二十八年后,他回老家时受到苏丹的欢迎,并奉苏丹之命把他的见闻写成了享誉全球的游记。

  余生也晚,没遇到过游记中提及的慷慨苏丹们,也没遭遇到大风中翻船的险境。但这些年来我常单枪匹马在"大中东"各地游走,是否在潜意识里受到伊本·白图泰的影响?

  色彩斑斓的国家

  摩洛哥的地理很有特色。它的最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海峡南岸的东端是近几个世纪一直被西班牙统领的休达(Ceuta);休达正对着西班牙南端的近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属于英国的直布罗陀。海峡的西端就是丹吉尔,是去欧洲最直接的海港。

  摩洛哥境内,在地中海之南不远的内陆有一道与海岸几乎平行的利甫(Rif)山脉,再稍南有从东北向西南倾斜的中阿特拉斯(Middle Atlas)山脉和高阿特拉斯(High Atlas)山脉,再往南是反阿特拉斯(Anti Atlas)山脉。摩洛哥的气候、植被、民族、语言和生活方式被这三道山脉大致分成四个区域:最北是地中海型,最南是撒哈拉沙漠型;历史上摩洛哥的心脏地带是中阿特拉斯地区和高阿特拉斯地区。当然,大西洋沿岸是另一个形态。近代建成的两大城市--首都拉巴特(Rabat)和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就不符合传统分类。

  在大西洋之东、地中海之南和中阿特拉斯山脉之北各约一百公里的肥沃平原上,有两个相比邻的文化胜地。

  一个是建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古城沃吕比利斯(Volubilis)的遗址,其中的神庙、运动场、精致的庭院和马赛克地板,在在说明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发达。

  每当在新疆见到汉代的烽燧,都会惊叹汉帝国的西陲居然到达如此的远方。在摩洛哥看到罗马帝国西陲的气势恢弘和优美精致的古城遗址时,我再一次体认到,公元2世纪时的东西两大帝国确是各有千秋。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20:12 | 只看该作者
第50节: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5)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祖先亚伯拉罕(Abraham)的妻子莎拉(Sara)与妾哈哲尔(Hager)不和,于是亚伯拉罕不得已地把哈哲尔和儿子伊斯玛仪(Ismail)留在麦加附近的沙漠中。小伊斯玛仪口渴极了,就用脚跟在沙上用力击捣,不久水就从他的脚下流了出来,成为所有穆斯林都熟知的渗渗泉,是去麦加朝圣的人都想去饮水的圣泉。

  传说奥格巴有一天骑马时,坐骑踩到沙里的一个杯子,把杯子拿起来后,水就从那里涌了出来;而这个杯子,又正是多年前从麦加神秘失踪的那个杯子。奥格巴于是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新城。

  凯鲁万从670年开始建造,671年兴建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人们一般称它为奥格巴清真寺。9世纪,清真寺重建,设立凯鲁万伊斯兰大学。从此凯鲁万不止是阿拉伯人在北非统治的指挥中心,还成为伊斯兰教在北非的传播中心。

  今天的凯鲁万仍旧是大批虔诚的穆斯林前往祈祷的圣地,但绝不是观光客购物的好地方。依我看来,坐在一杯咖啡后面,去观察那些从咖啡座前面走过的戴着茉莉花的男人,是对这个文化中心和它那独特的节奏所能表现的最大敬意。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9:53 | 只看该作者
第49节: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4)


  他首先提出人类原罪的教理和正义战争的概念,著有《上帝之城》和讲述他个人经历的《忏悔录》,成为基督教的经典作品。

  奥古斯丁生活于基督教刚确立"三位一体"信条的时代。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奥古斯丁曾苦思其中奥秘而不能理解。一天傍晚他在海滩散步,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沙上挖了一个洞,并且用一个贝壳不停地盛上海水往洞里灌。奥古斯丁忍不住问小孩为什么这样做,小孩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他想把海里的水都灌进那个洞里。奥古斯丁同情地说:孩子呀,大海的水是那么多,你这洞只有这么小,你怎么能把所有的海水都灌进这个洞里呢?说完这句话,圣奥古斯丁心中灵光一闪,悟出一个道理:人的头脑如此之小,天主是无穷之大,人脑怎么能装得下上帝"三位一体"的奥妙呢?

  早期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与奥古斯丁的神秘主义是不可分的;"先信仰,再理解"也是中世纪神学家的特征。

  伊斯兰教的第四圣地

  伊斯兰教的三个圣地是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这三个城市都和伊斯兰的信仰有很深的渊源,在《古兰经》中也多次提到。北非的穆斯林相信,突尼斯的凯鲁万(Kairouan)是第四个圣城,这并非因为它的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它在北非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很多人也相信,去凯鲁万朝拜七次,等于去麦加朝圣一次。

  伊斯兰征服马格里布的最大功臣非穆罕默德的族人奥格巴·伊本·纳菲厄(Ogba Ibn Nafaa)莫属,而创建新城凯鲁万的正是此人。

  公元667年,奥格巴率领一支骑兵纵队,从利比亚的地中海岸出发平定南部沙漠和费赞地区的部落叛乱,巩固了阿拉伯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奥格巴于是被任命为北非地区的总督。

  公元670年,奥格巴在沙漠里修建了一座新城市,就是凯鲁万。从现代科学眼光来看,在沙漠地区建立城市最需要水源。围绕凯鲁万的修建,有一个与水源有关的传说,而这个传说可谓与麦加的圣泉--渗渗泉(Zam Zam)的传说一脉相承,所以在柏柏尔人的心中更加巩固了对伊斯兰的信仰。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9:34 | 只看该作者
第48节: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3)


  你方唱罢我登场

  黎巴嫩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虽然很早就经常到北非进行贸易,但一直到公元前6世纪才在地中海南岸建立迦太基这个殖民地。它和罗马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进行了一个世纪的战争。迦太基的领袖汉尼拔(Hannibal)曾于公元前218年率领九万军队,连同许多大象,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穿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到达意大利半岛北部,企图从背后袭击罗马;但时运不济,没有成功。罗马人最终在公元前146年攻陷迦太基。为了不让迦太基有机会复兴,罗马人在迦太基的农田里撒了大量的盐。罗马后来在北非设置了几个省,建立了不少城市;北非也成为罗马的主要粮食供给地。今天北非任何国家都有不少罗马时代的遗址。

  公元5世纪,来自欧洲东北部的汪达尔人经过西班牙入侵北非。他们大肆烧杀劫掠,破坏了罗马人的物质文明与社会制度;尽管不久即撤离,对北非的影响却极为长远。最主要的是由于社会体制崩溃,北非各地又恢复了部落制度,人们以部落为个人安全的保障,因此也是认同的对象。这个制度至今仍然在北非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相当的作用。

  阿拉伯人是最后进入北非而能长期在此生根的民族。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在攻占了巴勒斯坦与叙利亚之后,迅速进攻埃及。接着,远征军直奔马格里布,在667年就攻下了迦太基,682年到达摩洛哥的丹吉尔(Tangier),这期间还分兵南下撒哈拉沙漠。拜占庭军队和柏柏尔人并没有投降,而是联合抗击阿拉伯军。7世纪末,阿拉伯又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锐气更不可挡。公元698年,阿拉伯军再陷迦太基,把这个古城完全摧毁。

  自此整个北非开始了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的过程。今日北非各国的人口是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一千三百多年大量混血的结果;此外也有一部分土耳其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和撒哈拉沙漠南部非洲人的血统。

  圣奥古斯丁

  公元4世纪末生活于希波城(Hippo,位于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边境)的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是一位罗马统治下的柏柏尔人。他母亲曾梦到他将会成为主教,因此倾注心力培养他。他受过天主教洗礼,但是无法信服;因此又改信摩尼教(Manichaeism)和钻研新柏拉图主义,但也不能满足他的心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听说了隐修者圣安东尼的故事,而且读到了耶稣的名言:"去吧,卖掉你的所有,把它送给穷人,你的财富在天上。"于是他再度领洗信奉基督教,并建立一所修道院,在那里讲道四十余年,成为早期基督教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9:14 | 只看该作者
第47节: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2)


  柏柏尔人分布的地域很广,有许多不同的方言,但都属于柏柏尔语族。一如非洲东北部的库希特语族与阿拉伯半岛的闪米特语族,柏柏尔语族也是非亚语系的一部分,和非洲的其他几个语族很不相同。

  在摩洛哥中南部的一个小乡村里,导游把我们领到一户人家。祖母、母亲和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都能说当地的柏柏尔方言。用过薄荷茶后,小女孩说想要给我妻子手上绘图,本地人称之为"Henna",本是一种装饰,据说也有辟邪的功用。

  摩洛哥许多女人的手上或脚上都画着花纹。妻子看她们母女手背上的花纹很漂亮,也就应允了。回到旅店,她想洗掉可能是小艺术家的第一个作品,哪知有机颜料的绘图不可以由人随意消灭。此后十几天,她每天都必须以手背上的装饰向人展示柏柏尔文化!

  手上作画的那半个小时给了我机会问问题。导游和祖母以摩洛哥南部的阿拉伯语交谈,然后给我翻译成英文;我和那位妈妈用法语直接对话。这家柏柏尔人彼此之间说当地的柏柏尔语,我当然录了音。

  在北非四国中,摩洛哥的柏柏尔人最多,据说占总人口的六成。这是以家庭语言来统计的。如果以血统计算会非常困难。当初阿拉伯人是从遥远的东方来到这个"日落之地",人口和当地柏柏尔人相比一定颇有悬殊。摩洛哥的历史就是在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的斗争和融合中发展的。可以确认的是中世纪阿拉伯人的文化同化力量很强,一如近代的英国和法国。

  为了保护原居民的文化,摩洛哥现在有柏柏尔语的电台和电视节目,正如法国和英国也有凯尔特语(Celtic)的广播(注:我在爱尔兰曾录音的盖尔语是凯尔特语的一支)。

  世界正在通讯手段的高速发展中进行着无法阻挡的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珍惜文化的多样性,设法保存受到威胁的语言与风俗。

  柏柏尔语是一个很好也很重要的例子。它和爱尔兰的盖尔语,甚至和中国的苗语一样,应该得到保存,但是也很难使它们复兴起来。工业化的代价是生物多样性的缩减,全球化的代价似乎就是文化多样性的式微。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8:54 | 只看该作者
第46节: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1)


  北非:马格里布文化速写

  Couscous与摩尔人的艺术

  1981-1982这一年,我在巴黎大学任客座教授。工作之外,希望一家人都能对欧洲有更多的认识,结果很令我们满意。回想起来,当时有两个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意外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交了几个北非朋友,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一些我几乎一无所知的北非情况。我们学会了吃北非人日常的食物couscous(库斯库斯)和tagine(塔金汤)。Couscous是用小麦制成的小颗粒,蒸熟后加上煮的羊肉或鸡肉、蔬菜等一起吃;tagine是有锥形陶器盖子的圆形陶锅,有些像中国的砂锅,在tagine锅里煮出来的肉类加上各种蔬菜也叫tagine。

  第二个收获是我们一家假期里驾车到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Andalusia)转了一大圈。我从此知道这个具有阿拉伯风格的欧洲地区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的"Al-Andalus",意思是"汪达尔人(Vandals)之地"!西班牙与葡萄牙被北非的摩尔人(Moors)统治了将近八百年。在科尔多瓦(Cordoba)见识了巨大的清真寺;在塞维利亚(Sevilla)参观了世界闻名的阿尔卡扎(Alcazar)王宫城堡;在格拉纳达(Granada)欣赏到后期摩尔人修建的极为精致的阿尔罕布拉(Alhambra)王宫和庭园。这趟安达卢西亚之行初次接触到的摩尔人的伊斯兰建筑和装饰艺术,令我大开眼界。自此,我对伊斯兰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易磨灭的柏柏尔文化

  1992年我开车去爱尔兰西部海边的戈尔韦(Galway)游览,恰巧投宿在一家已经为数不多的说盖尔语(Gaelic)的家庭旅店里,把主人夫妇和他们小女儿的对话录了音。这个收获令我兴奋莫名,甚且至今仍然非常自得。

  安排到摩洛哥旅游时,我提出的特别要求就是要访问一个说柏柏尔方言的家庭。

  这是因为北非的原居民是柏柏尔人。大约九千年前,北非仍然到处是青葱的植物,撒哈拉沙漠比现在要小很多。柏柏尔人的祖先从埃及逐渐向西迁徙到大西洋之滨,并且深入沙漠的南缘。大约三千年前北非从阿拉伯半岛引入了骆驼,两千多年前马匹也进入了北非。此后柏柏尔人从早前小型部落社会演变成若干范围较大的王国,并且发展出颇为广泛的贸易网络。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8:33 | 只看该作者
第45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7)


  今天,数以百万计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对这个预言感到不寒而栗。

  摩洛哥:善于自保的穆罕默德后裔

  摩洛哥虽然孤悬在非洲的西北角,但是从来都不平静。进入19世纪,摩洛哥需要与不同的殖民国家交往。当时的苏丹们曾用过"以夷制夷"的策略,但是没有办法阻挡西班牙占领它北方和西部的领土;也不能不让欧美国家的商业获得免税权;更没能防止法国在1906年先对它的银行、海关和警察进行"保护",并在1912年正式把它变为保护国。近二十万法国人曾在此居住,而法文至今仍然被摩洛哥各界广泛使用。

  二次大战中,摩洛哥一方面要和英美交好,一方面又要应付有权"保护"自己的法国亲纳粹的维希(Vichy)政权。因此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阿拉伯名为Dar el Beida)就成为各国间谍互相刺探底细的好地方。

  战后,经过各国协商,摩洛哥于1955年恢复独立。先前被放逐的穆罕默德五世回国统治这个王国。他的儿子哈桑二世(Hassan II)惯于打击反对派,但也有能力和魄力组织三十万人的"绿色进军(Green March)",徒步走进西班牙占领的西撒哈拉,迫使西班牙放弃这片矿藏丰富的土地。

  现在当政的穆罕默德六世生于1963年,年富力强;虽然也是大权独揽的君主,却很会争取民意,也善于制造尊重人权的开明形象。在国际问题上,他不但亲美,与以色列关系良好,还任命一位摩洛哥犹太人当他的私人顾问。我与这位受法国教育、和我年纪相仿佛的顾问曾经见过一面,他很明显地表现出他对摩洛哥的忠诚和对阿拉伯文化的认同。

  这次始于突尼斯的示威在摩洛哥也出现过几次,穆罕默德六世以低姿态处理,答应尽快进行宪法改革。

  穆罕默德六世属于自17世纪以来一直统治摩洛哥的阿拉维(Alaouite)王朝。这个从摩洛哥南部一个小地方起家的家族自称拥有一个特殊的世系:他们与10世纪时出身于阿尔及利亚的法蒂玛王朝(Fatimids)的创建者一样,都是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和他的堂弟阿里的后裔。单凭这一点,这个"Alaouite"(意为属于Ali)家族就颇有一套能让他们"国祚永续"的自保本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8:14 | 只看该作者
第44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6)


  因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肯定更为艰难。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阵线(Front de Liberation Nationale)采取游击战方式,而这场游击战得到各国不少左派知识分子的支援。出生于加勒比海法属马提尼克的法农(Frantz Fanon)参与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并写了一本对殖民地革命很有影响的书--《全世界受苦的人》(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法国在亚洲丧失印度支那三国之后,右翼势力更加强调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本土的一部分。由于第四共和国政局不稳定,部分军人于1958年发动政变,拥护已退休的戴高乐将军重新上台,建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曾去阿尔及利亚视察,在当地法国人的集会中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Je vous ai compris!"("我理解了你们!")戴高乐也理解世界大势之所趋,决定让非洲的殖民地选择独立。此后,一百多万被称为"Pieds noirs(黑脚)"的法国移民陆续返回法国。

  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独立时,由本·贝拉(Ahmed Ben Bella)出任总统,但不久就被国防部长布迈丁(Houari Boumedienne)取代。布迈丁在位十三年间,建立了阿尔及利亚今日的宪政体制。他本人受过完整的伊斯兰教育,不过1978年他以四十六岁的壮年去世时,留下的是一个军人专政的世俗化政权。

  但是,阿尔及利亚是伊斯兰传统很深厚的国家。1991年底的选举前,军人眼见他们的"民族解放阵线"可能会输给激进的"伊斯兰救世阵线",就临时取消选举,自此开始历时十余年的内战,大约有二十万人因此丧生。

  阿尔及利亚的当政者一般具有社会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思想,对邻国摩洛哥的王室也有"先天性"的不满,两国之间的领土纠纷至今未能解决。今后阿尔及利亚何去何从,确实不易预见。

  布迈丁曾说过这样一段有预见性的话:今后几十年,数以百万计的南半球的人将会到北半球去。他们不是以朋友的身份前往,而是去征服。他们的子孙将会征服你们。我们的妇女的子宫将会带给我们胜利。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7:55 | 只看该作者
第43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5)


  比如说,卡扎菲知道东部各阶层都对他的政策很不满,他既然无法改变东、西隔阂,便于1989年同意东部实行自治。今天东部起来反对他,他自然不肯轻易让步,但是国际力量有可能逼使他接受分治的安排。然而就最近的形势看来,他一定斗不过西方支持的反对派,自然也就没有了回旋余地。

  突尼斯:律师成为独裁总统

  由于突尼斯在奥斯曼人统治时已经有自治的能力,法国决定不贸然出兵,而是等到1881年,在法国出兵阿尔及利亚五十年之后,才利用一个借口占领突尼斯;1883年,法国将突尼斯收为保护国。

  此后的六十年里,法国很重视突尼斯的教育和基础建设;同时通过了各种征用土地的法律,静悄悄地将突尼斯最好的耕地变为法国人的农庄。

  在大批去法国学习的突尼斯年轻人中,有一位索邦(Sorbonne)大学毕业的律师名叫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他在二次大战前就出版刊物,组织政党,以游行争取民主与自治。1956年,旧日的突尼斯大公(Bey)复位,布尔吉巴出任首相。次年,突尼斯改为共和国,布尔吉巴任总统。

  布尔吉巴任总统三十年,大力推行教育,规定学校一律以法语授课。他是妇女解放的推动者;突尼斯在他任内废除了一夫多妻制,也培养了许多女性官员和专业人员。然而,他受限于自己所出身的社会传统,不但倾向个人独裁,也没有设法建立定期更换领导人的制度。1974年,布尔吉巴成为突尼斯的终身总统。1987年,他八十三岁时,由他一手提拔的副总统找了一批医生签字证明总统已经失去判断能力,由副总统接任总统。最近被逼流亡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就是当年逼他下台的那位副总统。

  突尼斯的问题当然不会随本·阿里流亡而消失。西化派、传统派和军人能否找到治理国家的可行方案,是突尼斯人民福祸之所倚。

  阿尔及利亚:游击战和布迈丁

  在北非四国中,阿尔及利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是法国的三倍半。阿尔及利亚原本被纳为法国的一部分,境内有超过一百万法国人,包括以《局外人》(L'Etranger)一书闻名全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Albert Camus)。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7:36 | 只看该作者
第42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4)


  摩洛哥是"真正日落之地(Al Maghrib)"。进入20世纪,几个欧洲列强都对它十分觊觎;经过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几轮交手,法国于1912年将摩洛哥作为它的保护国。今天摩洛哥是相对稳定的王国。

  在这几个国家的独立过程中,由于地理条件、社会传统以及领导人风格的差异,它们各自经历了颇为不同的非殖民化过程,也演变出今日颇有差异的政治生态。

  利比亚:从国王到狂妄军人

  19世纪末期,利比亚出现了一个由苏非学者赛努西(Sanussi)创立的新式教团,大本营在东部的昔兰尼加(Cyrenaica)地区,信众遍布各地,成为宗教、政治和商业上的一股力量。1911年意大利入侵后,赛努西教团带领民众进行了多年的游击战。二次大战意大利战败后,英国托管利比亚,认为可以和赛努西家族的领袖伊德里斯(Idris)合作。

  今天的利比亚在意大利入侵前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即西北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Tripolitania)、西南部的费赞(Fezzan)和东部的昔兰尼加,分别以的黎波里、塞卜哈(Sabha)、班加西(Benghazi)为首府。它们各有一套行政体系和税收来源;各地上层人士也有地方利益,平民多数认同于自己所属的部落和区域。"利比亚"是1929年由意大利人推出来的殖民地的名字,一般人对"利比亚"并没有认同感。英国交出托管权之前,通过多次协调才让各地上层人士同意成立一个新的"利比亚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Libya)"。1951年,英国属意的伊德里斯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国王。

  1969年,年仅二十八岁的上尉军官卡扎菲发动政变,放逐国王,上台执政。卡扎菲对自己出身的部落很忠诚,曾积极推广伊斯兰,还为此出版了一本"小绿书";他又以非洲人自居,与非穆斯林的非洲人十分亲密。这位个性奇特、政策怪异多变的"上校"其实也不难理解。他的基本政治哲学就是:要保持权力,就得有人效忠,就要与人利益;至于对手,打得过就不手软,否则也可以妥协。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7:17 | 只看该作者
第41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3)


  但是接踵而至的,就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在北非进行系统化的掠夺。殖民掠夺发生在大家记忆犹新的近代,这段历史对北非人民的心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在,北非的人口几乎都是说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因此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任何摩擦,以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任何冲突,都会在北非引起强烈的反响。假如有所谓"文明的冲突",这可能就是一种体现。

  地中海北岸的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与南岸的北非四国来往一向频繁。它们都曾经是北非四国的殖民地宗主国;而今天却是数以百万计的北非人的寄居地。近年来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放缓,高失业率和财政赤字成为长期性问题。因此,许多欧洲人对大量北非移民享用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非常不满,造成了国内政治上的重要议题。欧洲政客们在选举中的言论传到北非,又会在当地引起另一种不满情绪。

  由于近几十年来北非各国的人口急速上升,年轻人的人口比例很高,就业机会明显不足。如果移民欧洲这条路一旦封死,就不啻使这四个北非国家失去了一道安全阀门。因此,今日北非的社会确实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一个突尼斯小贩的自焚可以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震撼,就说明这个偶然性之中存在必然性。

  不同的发展轨迹

  这四个国家中,利比亚因为地理位置最接近奥斯曼帝国的本土,受其统治的时间也最久,直到1912年才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二次大战时它是"沙漠之狐"德国隆美尔将军与英美联军作战的主战场;英、美获胜后,在利比亚成立了军政府。

  阿尔及利亚距离法国最近,1830年起就被法国入侵,1905年成为法国领土的一部分,几十年间吸引了超过一百万法国移民。1962年,阿尔及利亚得以独立是阿尔及利亚人多年游击战的结果。

  突尼斯在北非虽是地理小国,却是文化大国。它既是当年迦太基(Carthage)的所在地,又有罗马帝国非洲部分的首府,并且是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中心。1883年突尼斯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它的人口欧化程度比较高,法语与阿拉伯语并用。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6:56 | 只看该作者
第40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2)


  相似的历史文化

  在阿拉伯文里,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统称为马格里布(Maghrib),意思是日落的方向。

  马格里布的原居民是柏柏尔人(Berbers),他们大约在九千年前由埃及移入这片广大的地区,分成许多以农牧经济为主的部落,也出现过较大规模的王国。

  地中海南岸地区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内陆的沙漠和绿洲则主要是由柏柏尔部族控制。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军队由埃及西进,迅速地征服了整个北非。

  经过一千四百年的通婚与文化融合,柏柏尔人已经全部伊斯兰化,大部分也都阿拉伯化。同时,北非的阿拉伯部族在这里繁衍了一千四百年之后,无论在语言上、宗教信仰上还是生活习惯上也都具有柏柏尔特色。北非就阿拉伯帝国的中心来说是"天高皇帝远",政治上从来都不曾听从大马士革或巴格达的号令。

  对今天的北非四国来说,很重要的两段历史经验是奥斯曼帝国三百年(16-19世纪)的统治和欧洲殖民主义一百多年(19-20世纪)的掠夺。

  今天这几个国家的名称和疆界以及国内行政区域的划分,大多是承袭自奥斯曼或是欧洲殖民时代。奥斯曼帝国把它在北非的领土分为三个辖区,各以其首府命名:阿尔及尔(Algiers)、突尼斯(Tunis)和的黎波里(Tripoli)。这就是今天阿尔及利亚(Algeria)、突尼斯(Tunisia)和利比亚(Libya)这三个国家的由来。摩洛哥(Morocco)远在大西洋之滨,奥斯曼人的统治从来没有真正到达那里。

  奥斯曼时期有许多以北非为基地的穆斯林海盗,欧洲人称他们为"Corsairs"或"Barbary Pirates"。他们除了掠夺货物,还把欧洲俘虏卖为奴隶。一如早期的西班牙和英国把他们的海盗视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当局对这些穆斯林海盗不仅不查禁,甚至给以庇护,因为这除了是一项重要收入,有时还可以用来抵御外敌。从19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和美国都以自己的力量解决海盗问题。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6:37 | 只看该作者
第39节: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1)


  北非:貌相似而实不同的四国

  一位突尼斯小贩的自焚

  在突尼斯首都之南约二百五十公里处的西迪布吉德(Sidi Bouzid)地区首府里,有一位二十六岁的大学生依靠在街头卖水果养活一家八口。2010年12月17日,他因为没有摊贩执照而被一位警员没收了水果车和他借来的秤,并且当众掌掴他。被羞辱的小贩立即跑到地区政府去告状,但没人理会他。在冲突发生一小时之内,小贩没告知家人,就提着罐汽油回到政府楼里,把汽油淋到身上,引火自焚。

  在场的人把他送到医院,但两周后小贩身亡。小贩自焚当时有人用手机拍下片段,把视频上载到网上。接连两天,小贩的母亲、家人和大批群众到地区政府示威,遭到强行制止,又有人将这个场面拍了下来,放到互联网上。三天之后,示威从地区首府蔓延到首都突尼斯,群众要求在位二十三年的总统本·阿里下台,半岛电视台(Al-Jazeera)连续跟踪报道。

  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辞职,流亡沙特阿拉伯。其后不到一个月,在位近三十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群众连续示威和美国压力下黯然离职。也门、巴林、叙利亚也发生持续的大规模示威和政府镇压;利比亚更爆发了内战,引来联合国的干预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连番空袭。

  突尼斯一个小城里的一名小贩自焚,本来不会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但是这个事件通过网上媒体的传播,居然能够引发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并且极可能会由此导致阿拉伯世界全面的政治动荡与变革。这就令人在看到现代信息传递手段的威力的同时,意识到阿拉伯世界必然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我无意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做全面的分析;只想比较一下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这四个位于非洲北部且有着相似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检视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存在的问题。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6:15 | 只看该作者
第38节: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4)


  达尔富尔问题

  苏丹即使能解决南苏丹的独立问题,它还有另一个难题要解决,那就是苏丹西部达尔富尔(Darfur)地区的冲突。西方的媒体和人权团体指控苏丹政府支持阿拉伯民兵屠杀非洲土著黑人,抢占他们的土地和石油资源;国际刑事法庭宣判巴希尔是战犯,要通缉他。西方也曾有人把矛头指向中国,说中国为了石油利益,不肯出力阻止苏丹的种族灭绝。近两三年来中国的态度比以前更为积极,做了不少调解,似乎对达尔富尔问题的缓和起到一些作用,至少政府和叛军签订了停火协议。然而,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工人也就开始被恐怖分子绑架。

  历史上,苏丹的牧民和农民不断为土地和水源发生冲突。最近这些年,在西北部边境的牧民因为人口增加、土地放牧过度而大批向南迁移,占领了许多农业部落的村庄,引起武力冲突以及后者的武装解放运动。冲突的双方都是黑色的非洲人:牧民们自认是阿拉伯人;农民不是阿拉伯人,却也是穆斯林。苏丹政府偏袒说阿拉伯语的牧民恐怕不假,但要说这是种族屠杀恐怕就不准确了。

  许多西方人同情非阿拉伯人的农民。其中一个原因是苏丹社会有浓厚的激进伊斯兰主义气氛;"基地"组织在苏丹颇有生存的土壤,还设有分支,以致西方一些官方和媒体把苏丹称为"恐怖主义输出国"。

  无论从历史或是现状看,要合理而和平地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确实十分困难。

  苏丹问题的历史因由

  且不说能否决解决达尔富尔问题,在讨论苏丹问题时,人们应该注意三个历史因素,明白问题的由来,以免坠入非洲人容易使用暴力的认识误区。

  首先,19世纪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时候,经常在谈判桌上划定边界,丝毫不照顾边界两边居民的部落、语言和生活方式,更不会询问他们的意愿;也很少考虑到山脉、河流、沙漠等自然的地理边界。20世纪独立的非洲国家因此产生了大量边界纠纷以及部族或部落冲突。今天苏丹和好几个邻国都有这类矛盾;达尔富尔问题就和它与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边界附近的跨界民族有关。其次,英国在治理苏丹(名义上是英国和它的保护国埃及共管)时,有意分化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英国以防止疟疾为由,禁止北部的阿拉伯人到南部,也禁止南部人到北部,但又鼓励基督教传教士在南部传教。其结果是助长了苏丹南部人和北部人各自不同的认同。第三,苏丹人在19世纪末反抗英国殖民者时,曾依赖他们最有力的社会资源,即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传统;蔓延很广且持续十几年的"马赫迪(Mahdi,即救世主)运动"就是以伊斯兰的神秘主义为号召进行的反英抗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年,但当前苏丹社会仍旧弥漫着浓厚的伊斯兰主义思潮。历届苏丹政府,包括现任总统巴希尔本人,都强调伊斯兰教法的重要性,在处理社会冲突时往往不依据苏丹独立时接受的英国留下的普通法。这几个原因使苏丹很难解决它的棘手问题,也使它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理解与同情。

  对我个人来说,就是因为英国人在苏丹留下了英语(它与阿拉伯文并为苏丹的官方语言),我才能够在喀土穆用护照作抵押,作了一次极短暂但是记忆深刻的苏丹之旅。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5:53 | 只看该作者
第37节: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3)


  1969年,苏丹军人尼迈里(Nimeiry)发动政变,后来成为总统。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我这位同学在苏丹的宦海里究竟是沉是浮?

  一分为二的苏丹

  但是,四十多年前我就知道的苏丹内战却有了结果。2005年,内战双方协议停战,苏丹南部自治。后来经过国际协调,双方同意将南部苏丹的前途交由公民投票决定。

  2011年1月,正当阿拉伯国家政治动荡之际,苏丹南部举行了公民投票。结果很清楚:超过百分之九十八的南部人赞成独立,而苏丹政府也承认这个结果。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Sudan)将会正式诞生;首都是位于白尼罗河上的朱巴(Juba),在今日苏丹的最南部,很接近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这个新国家的领土大约是六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八百万,目前苏丹五分之四的石油储藏与产量都在南苏丹。几十年的内战固然有语言与宗教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理由还是为了控制石油资源。

  离婚容易分家难。南北两个苏丹将要面对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南苏丹是一个内陆国,没有任何海港,它生产的石油必须要经过北苏丹才能外销;将来谁决定石油管道的运输量,双方如何分配收入?第二,尼罗河水的使用权将来如何分配?第三,两国的边境究竟如何划定?第四,双方各有许多人在对方居住,这些人的国籍如何界定?即使有了界定,是像印度和巴基斯坦当年那样交换人口,还是让跨界国民在另一方当侨民?一向往来于南北两方放牧的说阿拉伯语的牧民,又算是哪一国的公民?

  南北苏丹打了几十年的内战,死伤无数,双方应该早已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方案。问题是,如何以及需要多少时间谈判?是否要由外国介入?非洲统一组织没有力量,阿拉伯联盟不够客观,美国和西方国家肯定有兴趣参与,但是苏丹会同意吗?2011年4月,苏丹政府已经表示,不会承认一个包括它"苏丹的领土"的"南苏丹国";5月,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数十人丧生。看来,还未正式诞生的南苏丹国的前途并不会一帆风顺。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5:33 | 只看该作者
第36节: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2)


  2010年4月,苏丹举行了二十多年来的首次全国大选。1989年以军事政变上台的巴希尔(Omar Al-Bashir)蝉联总统,他所领导的统治联盟也获得胜利。

  但是,自2005年南北内战结束以来,实行自治的南苏丹的政党事先宣布不参加这次选举。他们说情愿寄希望于2011年即将举行的公民投票,因为他们有信心,公民投票的结果一定是南部与北部苏丹成为两个国家,并会获得国际的保证。那时他们将会成立一个非阿拉伯国家,自己掌握境内的大量石油和其他矿业资源。

  近十年来,苏丹的石油产量飞跃增加,平均国民所得增加了三倍。在这个形势下,作为苏丹阿拉伯人及军事领袖的巴希尔根本无须舞弊,他2010年连任总统是意料中事。果然,由于大家都对这个非洲第一大国将要一分为二更为重视,连一贯指控他是战犯的西方人权团体都承认了2010年的选举结果。

  我的苏丹同学

  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因为我曾经有机会经历"八千里路云和月",所以我就有了"读书破万卷"的动机,尽管未必真能做到。但是"读书破万卷"之后是否能够像杜甫说的那样"下笔如有神"?那可就真是只有天晓得了!

  总之,因为我曾经到过埃塞俄比亚和苏丹,所以如果报刊上有关于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新闻,我就自然会多留意一些。

  我在美国西北大学念博士的时候,有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岁的苏丹留学生,念的也是工程博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和他谈起当时苏丹的内战以及南北苏丹人的区别,他大感惊讶。他说他在美国好几年了,除了研究非洲问题的专家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苏丹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更不要说知道如何分辨南北苏丹人了。我乘势又露了一手,告诉他我曾经在埃塞俄比亚住过两个月,到过青尼罗河的源头,还曾路过喀土穆四小时。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因此和我更加热络,而是客气地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大约1967年,他拿到博士学位后就回国了。不久,从别的苏丹学生那里传来消息,说这位博士回国后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我这才醒悟到,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为了尼罗河水的使用权,也为了跨境民族的问题素来就不睦,这位国防部长很可能早就知道他将会加入苏丹的高层政治圈,所以根本不想和我这个不相干的外国人谈这些敏感问题。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5:13 | 只看该作者
第35节: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1)


  苏丹:分裂边缘的非洲第一大国

  夜窥尼罗河

  1963年8月25日,我从厄立特里亚的阿斯马拉乘飞机去开罗,在苏丹的首都喀土穆转机。

  到达喀土穆机场大约是晚上8点钟,去开罗的飞机凌晨两点起飞。机场很简陋,没有冷气,出境和入境的人共用一个候机室。候机室直通街道,有一个军装人员站在门口检查证件。我见到有人出去了又再进来,又看见街上有出租车来往。本来我对这个城市就有好奇心,既然要在机场等几个小时,不如设法出去一趟。我于是去问那个军人能不能出去看看都市夜景以及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的汇合处,又一再说我是路经此地,机会难得,等等。他问我要了护照和机票,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然后说,你把护照留下,我给你三个钟头。我高兴得立刻把护照交给他,出门找了一辆出租车,要司机直奔喀土穆市区。

  当时天色已暗,除了一些建筑物的灯光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楚,照相机一点都没用处。到了城区没多久,司机把车停下,告诉我旁边就是尼罗河。我问他这是青、白尼罗河的交汇处吗?他可能是不明白我的意思,也可能是懒得理会我这个问题,只说这就是看尼罗河的地方。刚看到河水,在黑暗中也没看清楚是否有两条河,我脑中却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机场那个军人要是下了班,或是到时不肯认账,我连个收条都没有,可怎么办?身上开始透汗,也不知是热得还是吓得。于是顾不得眼前的河水是青是白,叫司机立刻赶返机场。

  非洲第一大国

  苏丹是非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十大国,比英国大十倍有余。它的人口只有四千多万,但分成十九个民族,近六百个部落,四百多种语言或方言。全国人口中超过七成是穆斯林,略超过一半的人口是非洲黑人,约四成是阿拉伯人,但全国六成的人口以阿拉伯语为日常语言。苏丹北部(以及今日埃及南部)素称努比亚(Nubia),这地方的人三千年前曾经一度统治过埃及。今天苏丹的北方人以阿拉伯语为母语,居民自认是阿拉伯人,但肤色较北非人要黑,这是近千年来阿拉伯人与努比亚人融合的结果。苏丹还有约两千万人肤色更黑,面型更有中非洲人的特征。这部分所谓非洲黑人的大半数也是穆斯林,但母语是尼罗(Nilotic)语族的方言,与阿拉伯语属于不同的语族。在苏丹最南部和西部,还有许多保持传统部落信仰的黑色非洲人,但其中有相当比例已经皈依基督教。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4:53 | 只看该作者
第34节:亚丁湾风云:索马里与吉布提(4)


  富国穷民

  尽管有许多外国人在吉布提花钱,吉布提的市容和商业仍然乏善可陈。在市中心有几个算是不错的餐馆:我吃过一次埃塞俄比亚餐,菜式和价钱与亚的斯亚贝巴的餐馆差不多。在一条僻静的街上,有一家中国餐馆,门口张贴着菜肴的照片,还有汉字说明。看来,这里是中资公司人员和修建港口人员的好去处。

  吉布提市的北区主要是本地人居住,房屋和街道比南区更为破旧。在一条大街上我看到一堆垃圾,有几只瘦山羊在垃圾里找东西吃,山羊背上站着几只乌鸦,几个妇女正从羊身边若无其事地走过去。

  我想到迪拜租用海港每年付出的两亿美元租金,各国军人(特别是数千名法国军人)的花销,以及吉布提与埃塞俄比亚共营的专为后者转运货物的铁路收益,实在很难解释眼前看到的破落景象。在郊区的半沙漠地带,有些牧民似乎还过着和他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差不多的生活。

  导游告诉我:现任总统比他的前任,也就是他伯父,要能干得多,因为他为吉布提订出了发展计划,并带来了大笔收益。又说他一路上都在嚼的khat是由总统的弟弟负责专卖。

  其实,十年前我在香港的一个豪华酒店里因为一个偶然机会见过这位总统。当他听说我在上世纪60年代初几乎经过吉布提去埃塞俄比亚时,便很热情地邀我到吉布提,并说一定要去找他。像任何政治人物一样,他没有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他。所以,尽管我在吉布提到处都见到他的照片,而我时间也有富余,我还是只雇了两位导游司机为我介绍这个地理位置重要、发展潜力很大,但周边颇不宁静的小国家。

  当我离开吉布提前往也门时,从飞机窗口向下望,我见到一片平静安宁的海面,但我心中却有一股波澜。这个只有八十万人口而收入如此丰厚的小国家能够永远保持它的宁静吗?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14:33 | 只看该作者
第33节:亚丁湾风云:索马里与吉布提(3)


  小住吉布提

  吉布提是位于红海南端,夹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兰之间的小国,人口只有八十万,主要是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Afar)族和说索马里语的伊萨氏族。它的首都是亚丁湾的重要海港吉布提,人口约六十万,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法国在19世纪末期把吉布提及其周围的一片半沙漠地带划为法属索马里兰。1960年索马里独立前,吉布提也有要求独立的呼声。当时在法国主持下仓促地举行了一次公民投票,结果反对独立者获胜。不过法国终于在1976年同意允许吉布提独立。

  吉布提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阿拉伯语,和索马里一样,都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在东非之角,吉布提最小,但其外交政策却面面俱到:亲法、亲阿拉伯、亲埃塞俄比亚,同索马里的各个派系都维持联系,与美国和中国也都友好。激进伊斯兰主义在这里没有什么市场。

  我刚下飞机就雇了一个能说流利法语的司机,带我在市区和郊外参观了一天。他对中国的印象十分良好。他告诉我,他们的海港由阿联酋的迪拜承包经营,但中国正在为吉布提修建一个规模更大的新海港。看完了海港,他非要带我去看中国大使馆不可。壮观新式的使馆门前挂着一条横幅,欢迎中国护航舰队的官兵到访吉布提。我没有事情要办,只下来拍了张照片就走了,这可能令大使馆的门卫和安全官员莫名所以,也许还空紧张了一场哩!

  我住的喜来登酒店里也住了不少穿军装的欧盟军官,好像在开一个会议。喜来登酒店附近就是法国军官宿舍,因为法国始终在这里维持几千名驻军。

  酒店大堂的前台有一位能说汉语的女职员。她在北京的某个大学念过四年书,但是回国后一直找不到可以用到汉语的工作,只能在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喜来登酒店任职。我决定要在吉布提多住一晚,但是酒店已经客满,这位吉布提姑娘就主动为我向经理要求给我找一个房间。经理说实在是没有房间了,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搬到法国军官宿舍另外一边的没有海景的一家酒店去。搬行李时,这位热心的姑娘利用她自己的午餐时间陪我把两件行李运到几百米外的酒店(当时正值午餐时间,根本找不到愿意只走三百米的出租车司机)。一切安顿了之后,我正要千谢万谢这位好人,她突然宣布她的姐夫是导游兼司机,并且斩钉截铁地替我决定,今后两天由她姐夫带我到各地游览,包括送我去机场。傍晚,她开开心心地陪着她姐姐和姐夫来找我谈路线和议价。和头一天那个会说法语的司机比起来,我只能说这位能说汉语的姑娘真不简单。他姐夫没吃亏,我没省钱。她的那顿午餐也没白牺牲!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08:32 | 只看该作者
第32节:亚丁湾风云:索马里与吉布提(2)


  这些年来索马里共和国的政府实际上已不存在。西北部的原英属索马里兰(Somaliland)的主要人口是伊萨(Issa)族,大约有三四百万,其中最重要的是迪尔氏族。他们在1991年索马里内乱刚开始的时候,就在原先被英国管辖的五个省宣布独立,自称"索马里兰"共和国,二十年来国家机器运转得颇为有效;首都设在内陆近埃塞俄比亚的哈尔格萨(Hargeisa),据说治安良好,社会宁静。由于索马里是阿拉伯联盟的一员,而许多阿拉伯国家内部都有分离主义者,所以"索马里兰"得不到阿拉伯联盟的认可,也就更得不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

  2010年初,我到吉布提旅游时,本打算从吉布提东部由陆路进入"索马里兰",以满足我遍游非洲之角的愿望。吉布提有旅行社代办入境手续,两天就能来回;英语在索马里兰的普遍度一如法语在吉布提,所以对我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我的决心。当时听一位欧洲游客说,由于非洲首脑会议即将召开,无分加入非洲统一联盟的索马里兰可能会借机制造什么事件以吸引大家对它的注意。他说哈尔格萨近来有些不安定因素,街头出现了平时见不到的持枪士兵。我害怕吉布提和索马里兰之间的边境在我入境后关闭,决定在吉布提多留两天。

  索马里兰的东邻是索马里共和国东北部的几个省,正好位于非洲之角的尖角上。它们在1994年宣布"暂时独立",表明愿意在将来情况许可时,以联邦制与索马里的主体重新统一。这个地区自称"邦特兰(Puntland)",是古时埃及对红海南部地方的称谓。"邦特兰"和"索马里兰"这两个不太为世人所知,又不被国际承认的"国家"却有严重的领土纷争,但似乎不至于酿成战争。在余下的索马里共和国东部和南部的几个省里,各派军阀各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武器供应,自行在自己所治的地区立法、征税,和中国在民国初期时各地军阀割据的情况颇为相似。

  海盗之所以猖獗正因为索马里是一个"失败国家"。由于位处红海口,索马里海域在历史上就经常出现海盗,曾经颇让控制红海商贸的罗马人和奥斯曼人头痛。现在索马里沿海的渔民没有了法律的保障和约束,纷纷下海为寇,据统计每年能收入十亿美元的赎金。更有军阀为海盗购买快艇和卫星定位系统,成了世界海运的一大问题。美国、欧盟和中国等因而派遣军舰在亚丁湾附近护航,它们的基地之一就是我刚去过的吉布提。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0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沙漠 于 2011-10-27 17:25 编辑

2  第二部分

1993年10月,美国驻索马里的特种部队乘直升飞机冲入首都摩加迪沙的一家酒店,俘虏了多名索马里人,但撤退时遭到大批"老百姓"的包围。激烈交火后,美军死伤多人,多架直升飞机被击落或受损,一名飞行员被俘。不久,饱受舆论批评的克林顿总统宣布定期撤出驻索马里的"维和"部队;经谈判后,索马里的军阀同意释放美国飞行员并交还美军遗体,美国也同意不再与这一派军阀为敌。

第31节:亚丁湾风云:索马里与吉布提(1)

亚丁湾风云:索马里与吉布提

  彪悍的索马里人

  1993年10月,美国驻索马里的特种部队乘直升飞机冲入首都摩加迪沙的一家酒店,俘虏了多名索马里人,但撤退时遭到大批"老百姓"的包围。激烈交火后,美军死伤多人,多架直升飞机被击落或受损,一名飞行员被俘。不久,饱受舆论批评的克林顿总统宣布定期撤出驻索马里的"维和"部队;经谈判后,索马里的军阀同意释放美国飞行员并交还美军遗体,美国也同意不再与这一派军阀为敌。

  美国派军到索马里"维和",是因为1991-1992年索马里军阀混战,奉行激进伊斯兰主义的一派占领了首都。美国想用飞机加精锐部队解决问题,然而那次奇袭却成为美国在越战之后损失最为惨重的军事行动。

  美国应该知道彪悍的索马里人很不容易对付,而且颇有来历。

  居住在非洲之角外缘地区的索马里人和埃塞俄比亚的几个民族都是东非和阿拉伯半岛长期交往和融合的结果,外貌相似,语言也都属于非亚(Afro-Asiatic)语系;但索马里语属于库希特(Cushitic)语族,而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等语言却与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更为接近,属于闪米特语族。

  索马里人总共大约有一千八百万,几乎全都是穆斯林,分别住在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肯尼亚等国,索马里境内还不到一千万人。但是就这不到一千万人,又有许多不同的方言与部落。因此索马里以阿拉伯文作为官方语言,也因此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之一。二十年来索马里给阿拉伯联盟和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不少困扰。

  四千年前,索马里人首先驯服了骆驼,成为红海地区的重要商贩,后来骆驼才传到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从公元7世纪起,索马里人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伊斯兰化过程,11世纪终于完成。15世纪末,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到索马里时,见到四五层楼的华丽建筑,大为赞叹。

  1840年,英国打败了大清帝国,但是此后四次进攻索马里都被击退。一直到1920年,它凭着空中轰炸才将索马里的西部变为保护国。意大利也是在1927年法西斯上台后,动用大量军力才把索马里的东部和南部据为殖民地。

  "失败国家"

  今天,索马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失败国家",军阀割据,海盗猖獗。

  索马里之所以支离破碎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内在因素是索马里社会一直以氏族和部落为基础,分为许多互不从属的政治力量。外在因素则是殖民主义者当初分而治之;最近埃塞俄比亚又出兵支持一派军阀,而"基地"组织则与另一派关系密切。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0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沙漠 于 2011-10-27 17:24 编辑


第30节:亚丁湾风云:也门(4)


  未统一前的北也门总统萨利赫担任统一后的也门共和国的总统。在位已三十三年的他,基本上是利用各反对派之间的矛盾进行统治,并继续沿用由各个部落分享战利品的古老传统。尽管也门的国家架构采用西方的形式,它的社会依然以部落为组成单位。无论是议会的席次、内阁的任命,还是军队的指挥权,都有氏族和部落之间的角力;一些部族也拥有国家军队编制之外的独立武装。国家对一般也门老百姓来说仍然颇为抽象,氏族和部落才是他们效忠和依附的对象。但是首都萨那和亚丁等城市的居民开始具有现代公民意识,逐渐淡化了氏族和部落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然而,近几十年来伊斯兰教的复兴又将一部分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转移到超国界的宗教认同。萨利赫与埃及的穆巴拉克等人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坚决反对属于激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兄弟会,也不能容忍超国家的"基地"组织。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盟友。但是他们的独裁专权、贪污敛财不仅受到国内人民的憎恶,也无法得到西方社会的支持。

  在也门这样的传统穆斯林社会里,从西方兴起的现代思潮与他们自身的社会和文化传统显得很不调和。西方人对穆斯林社会的偏见和做法,包括对以色列的支持,会使一些反对西方又对本身社会制度不满的年轻人容易受人教唆而走向极端。

  2009年圣诞节前,企图在飞往美国底特律的飞机上合成并引爆身上炸弹的那个尼日利亚学生就是一个例子。他是在也门时思想开始转变并接受恐怖袭击训练的。在后萨利赫时代,如果也门的权力结构和由此产生的贫穷落后、贫富不均现象得不到改变,它仍将会是一个极端主义易于滋生的国家。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06:39 | 只看该作者
第29节:亚丁湾风云:也门(3)


  今年初,我原定搭乘班机从吉布提向西飞到亚的斯亚贝巴,因为航班延误而被安排先向东飞到也门的首都萨那,过夜之后,第二天再折回亚的斯亚贝巴。别的旅客都叫苦连天,我却因此得以一睹萨那的面貌,和也门由无缘又变成有缘了。

  宗教和部落政治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迅速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由以氏族和部落为基础的社会,正式转变为以伊斯兰教义为指导思想的政教合一的新兴政治实体--国家。照理大家认同的对象也应该由部落转向国家,但其实不然。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阿拉伯军队仍然主要依部落划分战区和管辖区,又经常以部落为分发战利品的单位。由于中古时期伊斯兰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得很缓慢,旧传统根深蒂固,转移认同对象也就十分缓慢。在阿拉伯军队东征西讨的过程中,不少军人都是从也门的部落出去,落籍在大中东许多地区。时至今日,许多北非人仍然会说他的祖先属于也门的某某部落。

  早期伊斯兰教上层为了宗教领导权和政权而发生了多次内战。坚持只有穆罕默德的堂弟(又是女婿)阿里(Ali ibn Al-Talib)的后裔才能担任伊斯兰政教领袖的人结为阿里党,被称为什叶派(意为"党人";对什叶派较详细的介绍请见有关伊朗和伊斯兰教的篇章)。什叶派的第五任领袖(称为"伊玛目")宰德(Zaide)在8世纪中叶的一次起义中牺牲,他的部分后人逃到也门,于10世纪在也门建立起一个宰德派的家族政权。从16世纪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五个世纪中,宰德家族政权臣属于奥斯曼帝国,1918年恢复主权。这个家族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962年北也门建立共和国,历时超过一千年,应该是世界历史上传位最久的朝代。

  也门是阿拉伯半岛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约有两千六百万人,几乎全是穆斯林。全国人口中大约四成属于宰德派,主要居住在北也门,共分为四百多个部落。略超过半数的人口是逊尼派,在南也门占绝大多数。如今南北已统一为"也门共和国",军队也已整合为一。这样看来,也门似乎"明天会更好"。然而,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7:06:19 | 只看该作者
第28节:亚丁湾风云:也门(2)


  红海的"咽喉"地区是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早期人与货的交往点,这也是非洲之角的人种和生活方式都有明显的"闪米特"痕迹的缘由。

  也门自古就盛产乳香(frankincense)和没药(myrrh)。根据《新约圣经》,耶稣诞生后第十二天,有三位智者带着礼物来朝拜他;其中那位呈献没药的智者应该是也门人。罗马帝国改奉基督教之后,传统宗教仪式中不可少的乳香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也门的财源也随之减少。但是在亚洲各国,乳香仍然很受欢迎,郑和就到过也门,并带回来大量的乳香和药材。

  在亚丁湾附近,许多人都喜欢嚼一种叫做"khat"的叶子。它外形无异于路边的杂草,草汁有刺激性,会令人上瘾,作用和东南亚的槟榔相似。在这个地区随处都能买到khat,而khat的销售就像烟酒一样,是一个很大的生意,一半都由有权势的家族垄断。

  咖啡和珍珠

  历史上从也门经过的最重要的世界性产品是也门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咖啡。咖啡源于埃塞俄比亚,6世纪起埃塞俄比亚人逐渐习惯了饮用这种稍具刺激性的饮料。有一次埃塞俄比亚的军队越海进攻也门,军人们身上都带着脂肪掺咖啡的"饭团"当作营养品和提神剂。埃塞俄比亚的咖啡树大约就是在这之后被移植到南也门靠红海的城市摩卡(Mocha)。咖啡传遍中东后,人们心中最为正宗的阿拉伯咖啡就是从味浓而颗粒较小的摩卡咖啡豆磨制出来的(后来美国人把一种咖啡、巧克力和牛奶的混合饮品称为"Mocha",和摩卡咖啡豆毫无关系)。一如茶的故乡在中国,茶叶又以中国出产的为最好,但是世界上从"茶经济"赚钱最多的是英国;咖啡是从也门传到世界各地的,也门的咖啡豆也被认为是上品,但是全世界从"咖啡经济"赚钱最多的肯定是美国。

  也门附近海域有质地良好的珍珠。采珠是一件高难度和高风险的工作;采珠者要屏住一口气下降到深海,采得珍珠后还不能过快升回水面以免导致"潜水夫症"。我在上世纪70年代曾研究过深海生理学,有人建议我去也门实地测量采珠者的生理参数。可是当时也门政治局势仍不稳定:在埃及支持下,北也门军人在1962年推翻了王室,成立了"也门阿拉伯共和国";自1963年起在南也门"闹革命"的"左翼分子"于1967年赶走了英国人,自称"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倾向苏联。南北双方内战多年,直到1990年才正式统一,我因此仍然无缘到也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2 17:16 , Processed in 0.0505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