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闯荡迪拜的中国爷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22: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沙漠 于 2011-9-23 02:11 编辑

作者:黄角树

闯荡迪拜的中国爷们

楔子
迪拜,2009-11-28日下午四时许,谢赫·扎伊德大道车流如注。
MEDIA CITY新闻发布厅刚刚开完一个新闻发布会,抗着摄像机、挂着照相机的各大通讯社记者,一边夺门而出,一边急急地拨通各自驻迪拜记者站。当天晚上,迪拜即将破产的新闻就上了欧美各大报纸头条。

美联社消息:“迪拜世界集团资金链断裂,难偿到期巨额债务”!
路透社急电:“590亿美元债务违约惊现迪拜,海湾富庶国难逃金融危机!”
CNN实况转播:“800亿美元债务,迪拜世界集团无奈重组!”
CBS前方记者来电:“迪拜世界集团债务波及全球各大银行,恐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
福克斯迪拜站通稿:“迪拜政府宣布不对巨额债务担保,金融危机突现主权债务黑洞!”

全球股市闻声暴跌,遭遇“黑色星期五”。
穆迪和标准普尔马上将与迪拜政府相关机构降为“垃圾级”。
从台北的商业银行,到悉尼的建筑商,再到慕尼黑的保险公司,纷纷出面澄清或是辟谣,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也高调出面,称不持有迪拜世界的债券。饱受一年多金融危机冲击的世界经济,再受重创。
原本远离欧美金融危机的伊斯兰金融体系受到质疑,阿拉伯国家改革开放的楷模,——迪拜,更是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被世界金融危机击倒的地区,其大举借债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成了阿拉伯兄弟心悸的话题。
迪拜神话瞬间破灭,迪拜的辉煌是否会被沙尘暴湮灭?

第一章
迪拜经济危机风暴,搅动着世界。但风暴的中心却风平浪静,太阳如常从波斯湾海平面上升起,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平静的迪拜河。水波粼粼,平日繁忙的阿博拉小船停靠在码头,随着波浪轻轻摇摆。迪拜的人们正在欢度宰牲节。

宰牲节是伊斯兰重要的传统节日,所有的工厂和商业活动都要停下来,不管你是不是阿拉伯人,也不管你信不信伊斯兰教,只要人在迪拜,就需要放假过节。

迪拜的中国人也不例外,尽管心里非常不情愿,只好随着阿拉伯人过节。不管是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还是在木须巴扎开店的,很烦迪拜的节假日,特别多,名字都叫不出来,懵懵懂懂的,只跟着别人关门就关门,歇工就歇工。要是你敢不关门不歇工,警察就会找上门来。那像国内,老板大过温家宝,叫加班就加班,让多干几小时就几小时。干了还白干,你要敢理论,老板马上开人。

再说,放假也没有事干,除了睡觉还是睡觉。外面太阳明晃晃的,冬天都可以把人晒晕。迪拜又小,能住人的地方不比中国一个小县城大,横穿竖走,要不了30分钟(不堵车的情况下)就出城见到了沙漠。除了到海滩游泳,还真没有地方去。本地人的休闲,也不过就是全家到那些MALL(大商场)里面逛逛走走,小孩吃吃冰激凌,大人喝喝咖啡。

再再说,中国人出来,就是为了挣钱汇回家,除了必要的花销,谁舍得把在迪拜挣到手的钱再花在迪拜?因此,每逢节假日,迪拜的中国人除了睡觉,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到迪拜的唐人街去,通过那里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汇款公司,把在迪拜辛苦赚到的钱汇回国内的老家去。

迪拜没有正式的唐人街,虽号称有15万中国人,但大部分是中国建筑公司带过去的民工,散落在迪拜那些沙漠中的建筑工地上。因此,中国开有商店的地方,就自然成为了唐人街,这个地方就是迪拜的德纳旧城。

德纳旧城靠着迪拜河,迪拜河连通着波斯湾。波斯湾对面的伊朗人,很早以前就驾着木船到这里来采购商品,慢慢地这里就成了贸易区。但把这里的贸易搞得风生水起的,还是靠了温州商人。温州商人租下当地整栋楼房,改建成批发市场,建起了“中国鞋城”,“中国轻工城”,“中国眼镜城”等。温州商人带来了廉价的服装,皮鞋,陶瓷,义乌的小商品,除了伊朗人以外,沙特阿拉伯人,黎巴嫩人,约旦人,非洲黑人,周边很多国家都愿意到迪拜来采购商品,迪拜的转口贸易每年攀升。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多,专为中国人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这里有专门卖中国食品的超市,给中国人看病的诊所药店,租书给中国人看的书店,租CD给中国人看的音像店,专门给中国人理发的美容店,给中国人办签证买机票的旅游公司,……。总之,你到了这里,什么都可以解决。你要想不花费很多,但又想吃到中国口味的饭菜,你可以到“中国鞋城”里面那些藏在民居里面,没有申请牌照,也许厨师就是黑工的小饭店;你如果不嫌钱多,就可以登堂入室,到那些中国人开的富丽堂皇的大饭店潇洒一把,例如“中国海”什么的,那里有本地的大龙虾,石斑鱼,大螃蟹,还可以喝道地道的茅台五粮液,尽管迪拜餐馆不准卖酒,但中国人总是有办法,不但偷偷运来了各种中国酒,还在大堂上堂而皇之用茶壶给中国人斟酒。有当地阿拉伯人不解,中国人就解释说那茶壶里是茶,而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喝茶。

德纳旧城里有个纳萨广场,中国人的商店大多靠近纳萨广场,因此纳萨广场就成了迪拜唐人街的代名词。纳萨广场因中国人出名,以至于完全不懂外语的中国人到迪拜根本不用担心。有个福建的商人,除了口袋里有钱,一句外语不会,独自一人到迪拜。到迪拜下了飞机出机场,满眼一看全是外国人,接他的人没有来,现场也没有一个中国人。他在机场外面徘徊,不知道怎么办好,看不懂标牌,听不懂吆喝。无奈中,朝出租车那边慢腾腾走过去。那知道,他刚站在一辆出租车旁边,司机就赶紧下来,二话不说,把他行李放进车子里,打开车门让他上车。他糊里糊涂上了车,又任出租车开出机场,完全不知道到哪里去。结果出租车一车就把他拉到纳萨广场,然后司机叫住路过的一个中国人,得意地说他又拉了个不会说外语的中国人。

今天,纳萨广场就静静的,四周的高楼一如既往地反射着阳光,昨晚尽情狂欢后的人们还在酣睡中。纳萨广场其实是个非常小的略带长方型的街心花园,周边都是大楼。其中,汇丰银行大楼的对面,是一栋半弧形大楼,临街是弧形回廊,非常气派的大园柱。回廊里大多是俄罗斯人开的商店,橱窗里摆着华丽的裘皮大衣,高筒皮靴。回廊尽头一间,显然是中国人开的店,挂着红灯笼,外面墙上悬挂着醒目的招牌:海湾华商集团。

门没有开,但门前围有一小群中国人,焦急地探头探脑地从各个角度向里面窥探,操各种方言相互询问。以往,这里是不关门的,网吧24小时营业。许多中国人,大多是建筑工人,到网吧给家里打电话,网吧有专门的软件,打网络电话非常便宜,差不多一分钟一块迪拉姆(合人民币二元钱,而用正常电话,每分钟起码人民币八元以上)。也有很多人,专程来中国人开的汇款公司,把半年或者几个月攒下的钱汇回家。迪拜的金融是开放的,各种货币自由兑换,也自由汇进汇出。因此除了银行外,有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钱庄。钱庄需要的迪拜政府的央行去登记缴押金,然后发个牌照就可以营业了。迪拜是个移民城市,各个国家都有,但以南亚人居多。因此,各个钱庄基本上都是以各自国家的人为服务对象。但走遍德纳城,你会发现中国人开的都是商店,唯独不开钱庄。那么,有没有为中国人服务的钱庄呢?不但有,而且非常多,但全部是黑的,就是说没有牌照。比较讲排场的,想给人比较正规的印象,就在各个中国人批发大楼里面租个门面,扯开场子替中国人汇款,也帮人存钱,像个小银行一样。不讲究的,就在小卖部里面贴张告示:汇款回国,不收手续费。海湾华商集团开的网吧,同时也是一个在华人圈子里非常出名的汇款存钱的黑钱庄。

上午10点钟了,海湾华商的门还是禁闭着,门外的人群开始躁动了,有人使劲地推玻璃门,敲打玻璃,发出很大的响声。声响吸引了巡逻的警察,过来制止。有会英语的中国人向巡警简单说了大家的焦虑,巡警操起了对讲机。一会儿,“哇、哇、哇”,亮着警灯,响着警笛的几辆警车在静谧狭窄的街道上非常张扬地从几个方向围了过来。旁边楼上有窗子纷纷打开,探出头来打量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晚上,迪拜的中国人都知道了这么一个消息,“海湾华商集团”垮了,老板卷了汇款公司一千多万迪拉姆跑了(约合人民币二千多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22:10:17 | 只看该作者
《闯荡迪拜的中国爷们》   第二章

“海湾华商”位于纳萨广场的门店和鱼转盘总部被迪拜警察查封了,门上贴了封条,门口停有警车,有几名警察24小时执勤。

接下来的几天,先后有好几百名迪拜的中国人来过,他们要么是出事当天来汇款回家,结果汇款被卷跑了;要么是把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存储在“海湾华商”的钱庄里,现在钱没有了。

在迪拜,不是随便可以在银行开户存钱的。要在银行存钱,你必须有居留许可,也就是工作签证。要有工作签证,你必须有当地合法的企业聘用,聘用你的企业负责给你办理工作签证,一般是三年期限。办了工作签证,你就算迪拜的合法居民,因为办理工作签证要缴费用和保证金,还为了防止有了工作签证的劳工逃离,护照会被企业集中保管,另外发给你一个ID卡(临时身份证)。有了这个ID卡,你才可以在迪拜或者阿联酋境内任何银行开户存钱。中国很多企业,包括那些在国内名声响亮的企业,都不大愿意给员工办理工作签证,一来少花钱,二来好按照接活的工期随时解雇或聘用劳工。于是,在迪拜就有了很多没有ID卡的黑劳工,他们当然不能在银行开户存钱。就算是正式聘用,有了ID卡,但劳工大多不会英文,进银行存钱非常困难。于是,为中国人服务的钱庄除了帮助大家汇款回国,也帮助那些小笔零星款项存储下来。存储的款项,不会像银行那样会付给你利息,相反存款人还需缴纳保管费,当然数额很低。

中国人的钱庄没有注册没有牌照,更没有一笔保证金在迪拜央行,因此任何一笔数额的款项交给这些钱庄,无异于飞蛾投火,分分秒秒你的钱都有湮灭的可能。除了没有其它渠道汇款回国和保管以外,撑着那些钱庄吸纳迪拜中国人资金的就是那可怜的,细如悬丝一般的“诚信”。例如,和钱庄老板是老乡,是朋友的朋友,是熟人的熟人;例如,钱庄老板实力雄厚,公司开得大,开得多,像“海湾华商”一般。大家都如此这般汇款存钱,几年下来也没有出什么问题,于是大家就心安理得了,随大流把大大小小数额的钱交给钱庄打理。

闯荡迪拜的中国爷们

楔子
迪拜,2009-11-28日下午四时许,谢赫·扎伊德大道车流如注。
MEDIA CITY新闻发布厅刚刚开完一个新闻发布会,抗着摄像机、挂着照相机的各大通讯社记者,一边夺门而出,一边急急地拨通各自驻迪拜记者站。当天晚上,迪拜即将破产的新闻就上了欧美各大报纸头条。

美联社消息:“迪拜世界集团资金链断裂,难偿到期巨额债务”!
路透社急电:“590亿美元债务违约惊现迪拜,海湾富庶国难逃金融危机!”
CNN实况转播:“800亿美元债务,迪拜世界集团无奈重组!”
CBS前方记者来电:“迪拜世界集团债务波及全球各大银行,恐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
福克斯迪拜站通稿:“迪拜政府宣布不对巨额债务担保,金融危机突现主权债务黑洞!”

全球股市闻声暴跌,遭遇“黑色星期五”。
穆迪和标准普尔马上将与迪拜政府相关机构降为“垃圾级”。
从台北的商业银行,到悉尼的建筑商,再到慕尼黑的保险公司,纷纷出面澄清或是辟谣,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也高调出面,称不持有迪拜世界的债券。饱受一年多金融危机冲击的世界经济,再受重创。
原本远离欧美金融危机的伊斯兰金融体系受到质疑,阿拉伯国家改革开放的楷模,——迪拜,更是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被世界金融危机击倒的地区,其大举借债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成了阿拉伯兄弟心悸的话题。
迪拜神话瞬间破灭,迪拜的辉煌是否会被沙尘暴湮灭?

第一章
迪拜经济危机风暴,搅动着世界。但风暴的中心却风平浪静,太阳如常从波斯湾海平面上升起,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平静的迪拜河。水波粼粼,平日繁忙的阿博拉小船停靠在码头,随着波浪轻轻摇摆。迪拜的人们正在欢度宰牲节。

宰牲节是伊斯兰重要的传统节日,所有的工厂和商业活动都要停下来,不管你是不是阿拉伯人,也不管你信不信伊斯兰教,只要人在迪拜,就需要放假过节。

迪拜的中国人也不例外,尽管心里非常不情愿,只好随着阿拉伯人过节。不管是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还是在木须巴扎开店的,很烦迪拜的节假日,特别多,名字都叫不出来,懵懵懂懂的,只跟着别人关门就关门,歇工就歇工。要是你敢不关门不歇工,警察就会找上门来。那像国内,老板大过温家宝,叫加班就加班,让多干几小时就几小时。干了还白干,你要敢理论,老板马上开人。

再说,放假也没有事干,除了睡觉还是睡觉。外面太阳明晃晃的,冬天都可以把人晒晕。迪拜又小,能住人的地方不比中国一个小县城大,横穿竖走,要不了30分钟(不堵车的情况下)就出城见到了沙漠。除了到海滩游泳,还真没有地方去。本地人的休闲,也不过就是全家到那些MALL(大商场)里面逛逛走走,小孩吃吃冰激凌,大人喝喝咖啡。

再再说,中国人出来,就是为了挣钱汇回家,除了必要的花销,谁舍得把在迪拜挣到手的钱再花在迪拜?因此,每逢节假日,迪拜的中国人除了睡觉,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到迪拜的唐人街去,通过那里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汇款公司,把在迪拜辛苦赚到的钱汇回国内的老家去。

迪拜没有正式的唐人街,虽号称有15万中国人,但大部分是中国建筑公司带过去的民工,散落在迪拜那些沙漠中的建筑工地上。因此,中国开有商店的地方,就自然成为了唐人街,这个地方就是迪拜的德纳旧城。

德纳旧城靠着迪拜河,迪拜河连通着波斯湾。波斯湾对面的伊朗人,很早以前就驾着木船到这里来采购商品,慢慢地这里就成了贸易区。但把这里的贸易搞得风生水起的,还是靠了温州商人。温州商人租下当地整栋楼房,改建成批发市场,建起了“中国鞋城”,“中国轻工城”,“中国眼镜城”等。温州商人带来了廉价的服装,皮鞋,陶瓷,义乌的小商品,除了伊朗人以外,沙特阿拉伯人,黎巴嫩人,约旦人,非洲黑人,周边很多国家都愿意到迪拜来采购商品,迪拜的转口贸易每年攀升。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多,专为中国人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这里有专门卖中国食品的超市,给中国人看病的诊所药店,租书给中国人看的书店,租CD给中国人看的音像店,专门给中国人理发的美容店,给中国人办签证买机票的旅游公司,……。总之,你到了这里,什么都可以解决。你要想不花费很多,但又想吃到中国口味的饭菜,你可以到“中国鞋城”里面那些藏在民居里面,没有申请牌照,也许厨师就是黑工的小饭店;你如果不嫌钱多,就可以登堂入室,到那些中国人开的富丽堂皇的大饭店潇洒一把,例如“中国海”什么的,那里有本地的大龙虾,石斑鱼,大螃蟹,还可以喝道地道的茅台五粮液,尽管迪拜餐馆不准卖酒,但中国人总是有办法,不但偷偷运来了各种中国酒,还在大堂上堂而皇之用茶壶给中国人斟酒。有当地阿拉伯人不解,中国人就解释说那茶壶里是茶,而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喝茶。

德纳旧城里有个纳萨广场,中国人的商店大多靠近纳萨广场,因此纳萨广场就成了迪拜唐人街的代名词。纳萨广场因中国人出名,以至于完全不懂外语的中国人到迪拜根本不用担心。有个福建的商人,除了口袋里有钱,一句外语不会,独自一人到迪拜。到迪拜下了飞机出机场,满眼一看全是外国人,接他的人没有来,现场也没有一个中国人。他在机场外面徘徊,不知道怎么办好,看不懂标牌,听不懂吆喝。无奈中,朝出租车那边慢腾腾走过去。那知道,他刚站在一辆出租车旁边,司机就赶紧下来,二话不说,把他行李放进车子里,打开车门让他上车。他糊里糊涂上了车,又任出租车开出机场,完全不知道到哪里去。结果出租车一车就把他拉到纳萨广场,然后司机叫住路过的一个中国人,得意地说他又拉了个不会说外语的中国人。

今天,纳萨广场就静静的,四周的高楼一如既往地反射着阳光,昨晚尽情狂欢后的人们还在酣睡中。纳萨广场其实是个非常小的略带长方型的街心花园,周边都是大楼。其中,汇丰银行大楼的对面,是一栋半弧形大楼,临街是弧形回廊,非常气派的大园柱。回廊里大多是俄罗斯人开的商店,橱窗里摆着华丽的裘皮大衣,高筒皮靴。回廊尽头一间,显然是中国人开的店,挂着红灯笼,外面墙上悬挂着醒目的招牌:海湾华商集团。

门没有开,但门前围有一小群中国人,焦急地探头探脑地从各个角度向里面窥探,操各种方言相互询问。以往,这里是不关门的,网吧24小时营业。许多中国人,大多是建筑工人,到网吧给家里打电话,网吧有专门的软件,打网络电话非常便宜,差不多一分钟一块迪拉姆(合人民币二元钱,而用正常电话,每分钟起码人民币八元以上)。也有很多人,专程来中国人开的汇款公司,把半年或者几个月攒下的钱汇回家。迪拜的金融是开放的,各种货币自由兑换,也自由汇进汇出。因此除了银行外,有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钱庄。钱庄需要的迪拜政府的央行去登记缴押金,然后发个牌照就可以营业了。迪拜是个移民城市,各个国家都有,但以南亚人居多。因此,各个钱庄基本上都是以各自国家的人为服务对象。但走遍德纳城,你会发现中国人开的都是商店,唯独不开钱庄。那么,有没有为中国人服务的钱庄呢?不但有,而且非常多,但全部是黑的,就是说没有牌照。比较讲排场的,想给人比较正规的印象,就在各个中国人批发大楼里面租个门面,扯开场子替中国人汇款,也帮人存钱,像个小银行一样。不讲究的,就在小卖部里面贴张告示:汇款回国,不收手续费。海湾华商集团开的网吧,同时也是一个在华人圈子里非常出名的汇款存钱的黑钱庄。

上午10点钟了,海湾华商的门还是禁闭着,门外的人群开始躁动了,有人使劲地推玻璃门,敲打玻璃,发出很大的响声。声响吸引了巡逻的警察,过来制止。有会英语的中国人向巡警简单说了大家的焦虑,巡警操起了对讲机。一会儿,“哇、哇、哇”,亮着警灯,响着警笛的几辆警车在静谧狭窄的街道上非常张扬地从几个方向围了过来。旁边楼上有窗子纷纷打开,探出头来打量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天晚上,迪拜的中国人都知道了这么一个消息,“海湾华商集团”垮了,老板卷了汇款公司一千多万迪拉姆跑了(约合人民币二千多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22:10:45 | 只看该作者
《闯荡迪拜的中国爷们》   第三章

入夜,从空中俯瞰迪拜,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片灯光,璀璨夺目,流光溢彩。像一个金灿灿的阿拉伯盘子,也像一张刚出炉的阿拉伯薄饼,平摊在波斯湾平静的海面上。炫人眼目的同时,也仿佛让人嗅到那热烘烘,有异国情调的阿拉伯气息。

迪拜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72年,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7个酋长国,组成了一个邦联国,正式名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迪拜是其中之一。阿联酋地处阿拉伯半岛最北端,东濒印度洋,西临波斯湾,最北端像一只尖尖羊角,伸入波斯湾,与对面的伊朗岛屿,组成一把钳子,牢牢地钳住波斯湾的入口,那个钳口就叫霍尔木兹海峡。

处在那个钳口处的,是7个酋长国之一的哈伊马角酋长国(也叫拉斯海马酋长国)。从迪拜出发,横穿沙迦酋长国(7个酋长国之一),沿着311国道(也叫酋长大道),一百多公里外,就是哈伊马角。从沙迦到哈伊马角中间这一百多公里,没有建筑,也没有人烟,是一片沙漠。非常壮观的沙丘,绵延起伏,像海浪一般。沙丘是浅黄色的沙粒堆积而成,有的上面覆盖低矮的植物,褐色或者灰白色,更多的则是光秃秃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偶尔,在沙丘之间,靠近公路的地方,有简陋的房舍,很少看见有人,有时能看到羊,或者几只骆驼,啃食那些植物,或者在沙丘中漫步,很典型的大漠情景。311国道上,飞驰着各种车辆,全都是禁闭车窗,因为烈日,也因为风沙。随便一阵小风,高速路上便奔跑起条条的沙尘带,随着车辆的飞驰,像长蛇一般扭动着蜿蜒的身姿。

阿联酋是个自然景观匮乏的国家,有的就是沙丘,大海。为了发展旅游业,迪拜开始在沙漠上建造那些人为的,也算是美轮美奂的建筑。但人们来了,不能老是去逛那些建筑呀。于是,聪明的阿拉伯人就把沙丘当成了旅游资源,开发出来了独特的沙漠观光方式,叫做“冲沙”。冲沙大概是受冲浪的启发,把高高低低的沙丘当成了海浪,让人们在陆地上也能像在海洋上得到那种俯仰腾挪的冲浪快感。当然,冲沙的工具就不是冲浪板了,而是改装过的沙漠越野车,有专门的车手。游客一般花上几百迪拉姆,就会乘上这样的车,在沙丘间颠簸奔驰,一圈下来,颠得人头昏眼花,有的还会翻肠倒肚。夜幕降临后,游客可在沙漠上烧起篝火,烧烤羊肉,牛肉,中间穿插上一些阿拉伯唱歌,跳肚皮舞。这就成了到迪拜旅游的固定节目,——冲沙。冲沙的地点,就是在横贯迪拜和哈伊马角311国道旁的沙漠里。

夜深了,深墨色的天穹像缀满珍珠的阿拉伯烤饼锅,扣住了全部的沙丘。没有光亮,也没有声响,真是万籁俱寂。一条冲沙车碾出来的沙道,隐隐约约地埋入深远的沙丘,尽头处停着一辆当地常见的,显示老板身份的陆地巡洋舰越野车。也许停了一些时间了,车身上开始堆积起沙粒。身旁的沙地上,睡着一个人,略微卷曲,无神的眼光仰视着那些闪烁的星光。他就是“海湾华商”集团的牛老板。

牛老板并没有卷款潜逃,卷款潜逃的是他那小妻子,——阿玲。阿玲卷跑了汇款公司的钱,也卷跑了“海湾华商”集团总部保险柜里面的所有现金包括美元,大概也有几百万,同时还卷走了那个小白脸,给牛老板开车的司机。

2008年6月,席卷欧美的金融风暴开始见诸迪拜报刊,但迪拜照样是一片忙碌,建筑工地塔吊林立,黢黑面孔的印度人,黄皮肤的中国人,照例每天顶着四十几度的酷暑,在几十层,上百层的高楼间上下穿梭,蚂蚁搬家似的从沙地上筑起形态各异的建筑,给大楼敷上反射阳光的玻璃幕墙,给大楼涂抹出色彩,装饰出图案。到处都是新平整出来的沙地,洒水车在上面浇水,然后用压路机夯实,准备在上面盖房屋。大道上,车流如注,堵车成了迪拜的疼。在迪拜的各色人等,谈论的还是如何买房,如何把高价租到手的房屋再高价租出去。到处都挂有出租房屋的广告,但到处都说租不到房屋。本地的报纸,面对欧美的金融危机,说得最多是伊斯兰金融的独特优点,海湾国家产油国的如何不差钱,欧美国家如何羡慕伊斯兰世界的金融秩序,提议欧美的金融如何到海湾来避险。

无论怎样信心满满,无论如何巧舌如簧,金融风暴仍然跨洋过海来到了迪拜。先是迪拜央行宣布,到2008年10月底,欧美银行从迪拜抽走二千多亿美金资金;然后发现来迪拜旅游的欧美游客在快速减少;然后是昔日繁忙的海湾河上伊朗过来的货船在减少,德纳五金街,百货市场的生意开始慢慢冷淡。有欧美记者开始报道迪拜的萧条,描述许多公司如何倒闭,人们如何还不上银行的贷款,如何携家带口仓皇出走,迪拜机场停车场里如何停满了被人们丢弃的小汽车。

迪拜政府愤怒了,出面澄清迪拜没有萧条,迪拜仍然繁荣如昔。迪拜上上下下都相信迪拜不会遭遇经济危机,连印巴人的出租车都信誓旦旦地说,真的当迪拜差钱了,马克图姆酋长就会自掏腰包,把皇室家族的钱拿出来救市。皇室家族的钱,嗨,多了去,几千亿美金!

但从2009年2月份开始,迪拜人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威力。绝大部分的公司开始裁员,开始减薪。大公司,例如EMEER,阿联酋航空,先是取消了住房补贴,要求单身职工住回公司宿舍;继而鼓励大家休假,开始还可以半薪,后来半薪没有了,但答应保留职位,等金融危机后还可以回来上班。时间从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都容许。

公司的老板则感受到了资金的压力,先是承包商开始拖欠工程费,货款,然后是银行削减贷款额度,甚至干脆停贷。于是,层层压款开始了,原先可以马上拿到的货款改成了三个月,七个月。劳工的工资开始拖欠,公司高级白领开始发放生活费。

牛老板的“海湾华商”集团也不例外,昔日的风光慢慢变成过去。近几年随着迪拜的经济风生水起,“海湾华商”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一个公司发展成十几个公司。从倒腾义乌的小商品,到批发皮靴服装,摩托车汽车配件;从建筑行业的三包四包手里拿装饰业务,到修桥铺路,到承接别墅、大楼。最后,干脆把资金全部投入到倒腾房地产,从当地银行,从朋友公司,拆解几千万美金,买下了迪拜世界地图其中一个岛屿,准备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江南园林建筑群。计划做好了,沙盘也做出来了,岛屿也买下来了,结果金融风暴来了,投出去的钱全被压死了。“海湾华商”集团仿佛一架锈蚀的机器,完全转不动了。银行催款,朋友催款,几百号劳工要开工资。牛老板原本滋润的脸庞开始起皱纹,头发开始越加斑白,腰板开始挺不直了。牛老板开始拆东墙补西墙了。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给他致命一击的,竟然是他那钟爱的小妻子,那信誓旦旦要和他厮守后半辈子,还给他诞下鳞儿,让他老来得子,让他踌躇满志,期望再来一春的小女人,阿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2 13:00 , Processed in 0.0401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