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迪拜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23:3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缥缈
(迪拜:酒店内景。摄影:洗马,转自筋牌道场)

本周,由于经济重振的利多消息,道指重归强势;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基本上也回到了危机暴发之前的点位。“圣诞行情”,渐入佳境。

现在,无论是投资者信心,还是消费者情绪,都处于两年以来的高位。市场似乎还是那个市场,一切都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黄金已经升至1200美元的价位;另外就是一家名为迪拜世界公司的主权投资性质的基金管理公司,因债务危机,宣布延期偿还近600亿美元债务,涉及迪拜债务危机的相关股票,亦遭市场抛售。

最近几年,迪拜曾经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但是怎么说呢?迪拜给人的感觉,从一开始,就很像是一个概念:只宜远观,不宜接近。

迪拜有很多修剪十分整齐的草坪;有室内的人工滑雪坡道;有豪华的高尔夫球场(每个球场每天需要2万吨的淡水,灌溉人迹寥寥的场地,迪拜从来都是世界上最缺淡水的地区),以及无数人造海床,与人造海滩。凡是到过迪拜的人都知道,那些看似美丽的沙滩,沙子只有薄薄的一小层,赤脚走过去,也得小心踩到石头。有趣的是,这里有些沙滩的下面,安装了空调管道,以免烈日直射下的沙子,令人感觉“不适”。
在我看来,近期的迪拜事件,并非简单的债务重组;而且迪拜世界这只基金,债务重组失败的概率较高。
  
事实上,类似迪拜的故事,在某些东方国家,早就“无足为奇”了。所以绝大多数的来自东方的投资客,听到此类消息的时候,都从心底里产生出“相当熟悉”的感觉,然后微微一笑,从此不再关注。

迪拜危机的教训在何处?就在于人们已经过分地迷恋金融游戏。

自2008年以来,由于“去杠杆化”的影响,海内热钱,不断退出迪拜,迪拜出现不少过去的“掏金族”。这些人的破产,令经济现状更加恶化,而欠债者的未来,只有两个可能的结果,要不被捕入狱;要不弃债逃亡,从此人间蒸发,消失在天涯海角,永远不再回头。

现在感觉最不爽的人,也许是那些为“迪拜世界”提供巨额融资的、非常老牌的“金主”或曰“银行”。迪拜的债权银行,全是当今最优秀的商业银行,比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莱斯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600-1000亿美元的债务,看似微不足道,但我们只按12.5倍的资金杠杆来测算一下(――8%资本充足率计算),就可知道,迪拜世界公司如果破产,至少将令债务银行损失近万亿美元的信贷余额。

(2009年,迪拜汽车沙漠拉力赛。“悍马”轰鸣,风驰电掣。图片:洗马,筋牌道场)

仅仅在30年前,迪拜还只是一个小村镇,人口一万多;而在债务危机暴发之前,迪拜的常驻人口,约为140万,相当于我国香港人口总数的20%。发展成果,曾令世人叹为观止

迪拜的周边地区,是全球最为富庶的地区,资金充足。作为新兴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迪拜,各类投资基金,比比皆是。人们或者融资,或者投资;资金中介,遍地开 花;只要你愿意支付每年8%左右的收益率,曾经可以拆借到无穷无尽的钱,把你的债务规模扩张到“富可敌国”的程度――直到风险降临,资金断流,繁华云散, 如梦无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6 17:16 , Processed in 0.0362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