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贫富人家的孩子在思维方式上有差异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08:2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Yuning Shi ,判断与决策,认知心理学

首先要补充的一点是父母对孩子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对于孩子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在内在成长时期的逐渐形成的重要性。

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起到的作用甚至是跨越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因此抛开贫富家庭的差别来看,教育方式绝对值得探讨。目前最得到认可的是Authoritative(权威式)的这一种,即对孩子多包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多参与,适当地对孩子实行家长的控制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也随时调节,最后就是在孩子有了自己做主的能力和意识后给他们掌控自己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权利。注意这里要和Authoritarian(独裁式)进行区分,后者对孩子永远不满意,与孩子多疏远,实行高压式的控制,并且不给孩子自主权。无论家庭贫或富,教育方式与孩子的自信、自尊、性情等等统统都有关。而教育方式中的重中之重又是父母是否积极参与了孩子的成长过程。简单的每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饭都可以降低孩子焦虑或抑郁的可能。一个现实的因素是穷困家庭的父母经常需要忙于赚钱养家,每天疲于奔命,没有很多时间来和孩子互动,但反过来想想看,富有人家的父母也经常因为要开会、当飞人不停出差、处理重大事务等等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因此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讲孩子之间的差异归因于贫穷或富有就可以解释的。

另外要提一下的也是无关家庭贫富却可以影响孩子思维方式的因素,那就是当孩子做成功了某事或是做失败了某事,我们将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这么聪明肯定会成功,我就知道他一定能行”或是“我的孩子没遗传的我的数学天份算数就是学不好那也没办法,以后让他考文科吧”,这都是简单归因于能力而非努力,成功了是因为聪明,失败了是因为没天赋,那孩子就会觉得我有天赋的话不用努力我也能成功。但当他真正体验到失败的滋味时,就会觉得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改变不了,看来就只能承认自己是笨蛋,就此放弃了。这就是Learned Helplessness(习得性无助)。这样的孩子常常做事半途而废,因为他们不认为不断尝试或努力可以带来任何改变,而这不单单是家长一方的行为,学校老师、家里的长辈等等都常常给孩子带去这样的印象。不过研究普遍认为亚洲的孩子相比起北美的孩子在这方面要好很多,毕竟我们赞扬努力的孩子,也经常教育孩子要再接再厉、知耻后勇,不要因为一点点成绩而洋洋自得。

最后要再次强调的就是文化真的很重要!Vygotsky对于文化和语言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的反复强调并不过分。文化与决定孩子所处的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同伴、老师这些成长的大环境有很强的联系,而Vygotsky也认为孩子在与大人们的帮助下学习完成很多他们独自不能完成的任务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语言与记忆,以及具有指向性地完成目标的能力。也许贫与富放在文化这里并不完全符合,但归根结底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环,是不能被忽视的因素。


分割线

谢邀。

浏览了大部分答案,集中在讨论孩子的教育与就业,成人后的性格、社交及人际关系,还有拿自己来举例的占了大多数。这大多数的答案似乎都在重复一个主题就是“穷人的孩子依然穷,富人的孩子只会富”这个主题。如果按照上世纪的Chicago School中Human Ecology School的社会学家们的观点来看,贫穷会成为一种文化,通过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代代相传,形成一种穷生穷的恶性循环。首先,根据Ernest Burgess的Concentric Zone

Model(如图):

Burgess把一个城市分成了数个同心圆,每个圆和圆之间的地带即是一个Zone。
Zone 1是中心,即CBD;
Zone 3是多数工薪阶层小家庭租住公寓的地区;
Zone 4是多数小家庭自己购买的独栋房子所在的地方;
Zone 5则是多数工作多年攒下钱来开始步入中年或一直比较富裕的人家居住的城郊。

这个模型的重点在于
Zone 2,这里是被抛弃的地方,是多数穷人住的地方,也是一个城市中普遍环境比较脏乱差,房租也比较便宜的地方,北美的很多Chinatown就坐落在Zone 2里,也因此看起来环境比较差。

Zone 2产生的原因是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初期多是以工业为主,于是在中心城区兴建工厂并雇佣廉价工人(新移民或社会阶层较低的人)。为了在中心城区工作并减少上下班的时间,廉价工人多在工厂旁租住或住有条件的工厂提供的宿舍。而当城市繁荣起来之后,产业的中心转移到了商业和服务业,工厂外迁,因此过去的厂房、职工的宿舍遭到废弃或改建,

Zone 2就渐渐空下来,变成了过去工厂雇佣的廉价工人失业后的居住地。而由于新移民在刚来到这个城市时也常由于廉价房租而租住Zone 2的房子,但一旦他们找到工作安定下来,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就会搬出这里,

因此Zone 2里的人来来往往,也叫Zone in Transition。廉价工人由于没有高等技能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因此无法找到CBD中合适的工作,由此产生了Zone 2的贫穷阶层。William J. Wilson的Urban Underclass理论虽然最初是尤指处在社会中劣势地位的黑人,但也可以衍伸指Zone 2内的穷人。

这些家庭多数很穷,男人们在外工作导致女人主导家庭内外的事务,孩子们则生活在暴力和毒品的危险下。由于孩子们得不到好的教育,因此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在街上晃悠,遇见同样无所事事的其他孩子们,由此加入帮派或是别的街头组织,也因此增加了他们可能会犯罪或犯罪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而当这些孩子们长大后,他们的孩子依然会成长在与他们的父母当年一样的家庭环境里,接受的文化依然是影响了他们的父母的街头文化,依然得不到优质教育,于是这个过程会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重复。也许那些“仇富”的苗头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代又一代的贫穷或富有也许已经让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之间不自觉地形成了Intergroup Conflict(群体间冲突)。

大部分答案都持有“赞成有差异”的态度,用数据说话也很有说服力,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不论孩子的成长环境如何,有些基本的概念还是不会出现差异的,例如道德观。研究者几乎从没找到过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对于道德的标准中不包括Reciprocity(互惠)和Fairness(公平)的,孩子在幼儿阶段对于这个新奇世界的学习有大多数来源于与父母和同龄人的互动,至少对于对错的区分大概是各方面都健康的人所共有的标准。因此在Kohlberg提出的道德观发展过程里,第一阶段是对的事是做了不会被惩罚的事,而坏事就是做了会被惩罚的事。如果做了错事父母就会惩罚自己,这可以看做是来源之一。到了第二阶段,孩子才不再以惩罚来区分对错,而是形成了一种直觉,哪怕他们做了一件错事但没有受罚,他们也不会因此而认为自己做的事是对的,类似的观念也并不会应该因为家庭背景而改变。

我虽然不完全同意洛克说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但他们在刚来到这个世界是的确是对于社会中一些既定的偏见或态度免疫的。例如,孩子们刚刚进入幼儿园时,不同种族之间的孩子一起活动很常见,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同种族的孩子们自动形成了自己的团体,产生和别的种族孩子团体间的Intergroup Conflict。Stereotype(社会中人们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固有印象)也是一样。孩子们并不是天生如此,但不得不说,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被我们大人影响或是受到peer(同龄人)的影响而不得不conform(顺从),变成不同团体中的一份子,展现不同团体的行为与思考方式。又例如,我们并不是天生就只看脸。婴儿会对任何长得像脸的东西产生preference(偏爱),会盯着看更久,而不是只对于长得漂亮的脸看得更久。如果这个世界是新生儿的世界,也就不再是一个看脸的世界了。

我并不是搞社会心理学的,也不是搞社会学的,不过我们认知人嘛,什么都略会扯一点,paper写得更多彩一点。第一次答长题略紧张,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大神轻拍,如有不足请多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2 02:48 , Processed in 0.0432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