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哲莹
阿拉伯的薄饼非常平凡和普通 , 但阿拉伯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 , 薄饼在阿拉伯人的餐桌上经久不衰地独领风骚几千年而不被替代 , 是何等的魅力所在?其貌不扬的薄饼既入得小户人家 , 也登得大雅之堂 , 名符其实地成为阿拉伯家庭登堂入室、贫富共享的盘中餐。 说起薄饼的历史,不得不从阿拉伯帝国时期说起,早在伊斯兰时代之前的蒙昧时代之黎明时期的阿拔斯王朝,阿拉伯人四处征战征服了西亚和北非等广大地区,统治了波斯和罗马等国所向披靡,遥想当年,八方来朝称臣进贡,可算是威风八面。事实上,当时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和生产力并不先进,那时的征服基本上属于武力征服,关于薄饼的故事就有一个锦中带刺、棉里藏针的佳话流传。
话说在臣服国进贡的诸多物品中,薄饼首当其冲地被奉献给征服者,面对这样一叠精致典雅的东西,别说满朝文武从没见过,就是当朝者也不知薄饼为何物,至于用途就更莫名其妙了,为不失统治国之体面,国王发布皇榜召告天下智者进宫辨认,有一智者自作聪明者地奉明国王,说是此物为纸可写字用,不曾想见多识广的智者竟将薄饼误当作是纸帛,一时满朝哗然,不知所云,好奇的心理令国王坐立不安,脸上无光,最后,国王不得不放下架子,召见了进贡者,向进贡者请教其所奉者到底为何物?有何用途?进贡者言道:“ 此乃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之主食,薄饼是也。” 国王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方知所谓纸帛者原为食物,薄饼的故事不胫而走,广为流传,满朝大臣及天下智者皆不识薄饼,最简单的食品,竟然考倒了胜利的阿拉伯人,从此贻笑大方,而成为千古笑谈。
谁曾想曾经是何等繁荣昌盛的波斯、罗马王国,有朝一日竟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君臣共沦为人臣,呜呼哀哉,往事不堪回首。倒是柔弱无骨的薄饼,却能以微薄之躯以身殉国,不动声响地将了胜利者一军,雪耻亡国之恨,胜过波斯、罗马之万马千军,被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 这真是满朝文武皆称臣,唯有薄饼真将军,薄饼果然气度非凡,薄饼因此赢得了胜利者刮目相看的眼光而被奉为主食。由薄饼之史实可以看出,阿拉伯是一个十分擅长汲取其它民族优点的民族,翻开阿拉伯历史,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例子比比皆是,学习其他民族先进之处从阿拔斯王朝起就已经蔚然成风,从那时起,不论国王还是贫民,皆以日食薄饼十余张为人生快事,渐渐地成为一种时尚而日渐风行,人们品尝薄饼之美味,欣赏薄饼之清高,久而久之薄饼就被阿拉伯人据为已有,冠之名为阿拉伯的薄饼,西方人也随波逐流地把薄饼称之为阿拉伯的“ 不赖的 ”。
说起薄饼的用料其实很一般,其主要原料是面粉,饼师用水将面粉和好揉匀后,加入微量的盐和糖,待其自然发酵,饼师将发酵后的面团置于案板上,不住地用手拍打至薄纸一般,再盖上洁净的白布,待其二次发酵后,再将薄面皮合二为一,送进烤炉中烘烤,烤饼这道工艺要求极高,火候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少一分火候则薄饼夹生,多一分火候就薄饼焦糊,薄饼烤制得好与坏,全凭饼师的一双火眼金睛,当炉中的薄饼像皮球一样鼓起来的时候,就是出炉的最好时机了,说时迟,那时快,大师傅眼明手快,飞快地用铁钩将薄饼一一勾出,不得有一刻的迟缓和怠慢 , 薄饼就是这样由匠人精工细作后新鲜出炉的。说来也奇怪,虽然薄饼是从烤炉中用炭火烤制出来的,但吃在口中却绵软异常而且不失水分,又焦黄、又水嫩,绝非汉堡、比萨之可比,的确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口中,平谈而回味隽永。
看似简单的阿拉伯薄饼千锤百炼后成就了它的不平凡,难怪传说中薄饼面对征服者的时候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真真薄饼将军是也 ,当属饼中英雄 ,令人敬佩不已。但是传说归传说,至于阿拉伯人不论贫富贵贱,一律把薄饼当作主食,许多人不知其中奥妙何在?其实贫富的差别并不在薄饼,而在于薄饼中所夹的内容,薄饼之内自有阶级之划分。贫者的薄饼内夹的是酸黄瓜、蚕豆糊;富人的薄饼内夹的就是烤肉、鹰嘴豆丸子、名贵蔬菜等等。如此说来薄饼是阿拉伯人贫富的分界线,薄饼之内有乾坤,你只要看看阿拉伯人手中的薄饼,就可以知道谁是穷人、谁是富人了。(2005年于迪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