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迪拜访谈栏目] 《中东侨报》记者访谈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会长董泰康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7: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东侨报》记者访谈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会长董泰康教授
  《中东侨报》讯 (首席记者 安哲莹)二零一零年八月初,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会长董泰康教授来阿联酋考察访问,董会长重返迪拜,感触颇多。以下是本报记者安哲莹采访董泰康教授的访谈录。
  记者:董会长,您好,我是安哲莹,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董泰康:首先我要感谢阿联酋侨联陈中奇副主席。我们间3年多来常通电话,今天是第一次见到面,他为我们访问阿联酋安排了所有的行程。当然,我这次来阿联酋也有意通过媒体与侨胞们沟通,希望中东的华侨华人多一些横向联系和发展,可以是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包括阿联酋侨联与中东海湾国家华侨华人的感情联络和资源共享等等。
  记者:董会长这次访问阿联酋,对阿联酋侨联的成立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欣赏,请您谈谈此方面感受。
  董泰康:阿联酋华侨华人联合会的成立是中东华侨华人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万长青主席带领广大华侨华人打造了这块可贵的平台。你知道吗,我们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成立已经十几年了,但是,受条件限制只是协会,而阿联酋侨联起步晚,起点高,注册的是侨联。我相信中东海湾国家的华侨华人都会向这里靠拢,这是一种趋势。我们来到这里就感到非常的震憾。并且,痛过与万主席的会谈,受益匪浅,在走访阿布扎比分会、沙迦分会后对阿联酋侨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代表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向阿联酋侨联捐赠一万迪拉姆,以示我们的祝贺,万主席也回赠了纪念品,我们相信今后我们之间会有进一步的合作空间。
  记者:您这次来阿联酋与阿侨联有具体的合作意向吗?
  董泰康:有,我希望阿侨联与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携手共进,具体的说,我看到侨联主办的《中东侨报》之后,从报纸上我看到了很多的消息和信息,特别是华侨华人的奋斗拼搏故事,感人至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协会也能有一份这样的报纸。另外在旅游方面我设想延续拓展,路线延长,从中国到阿联酋再到科威特,当然这需要进一步协调。
  记者:董会长对阿联酋华侨华人目前发展情况有哪些看法?
  董泰康:这次访问,收获非常的多,阿联酋华侨华人中人才济济,这是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在各方面都有杰出人才涌现,最引起我重视的是侨联委员马学忠先生,在迪拜大学创办了孔子学院,这是中东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创举,我从报纸上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激动,回去后,立即向大使汇报,并从阿联酋取经,力争早日把孔子学院办到科威特。
  记者:刚才您重点谈了对阿联酋侨联方面的感触,现在请您为我们介绍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的情况。
  董泰康:好的,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成立于1997年,当地华侨华人非常少,约在四千人左右,而且主要是公派工程人员和医护人员,经商人士不超过一百人。成立之初,得到了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的指导和支持,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记得华侨华人走到一起的时候,大家欢呼鼓舞。远离故乡万里之遥,同胞就是亲人,大家串门、聚会,像亲戚一样来往,增强了凝聚力。
  记者: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具体为同胞做了那些事情,请为我们介绍。
  董泰康:总的来说,大使馆职权所无法延伸的部分,我们协会就会义不容辞的承担下来,为同胞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华侨华人之间的劳资纠纷、生活纠纷,我们都受理,每年都要处理多起国内同胞被骗到科威特的案件,我和两个阿拉伯语翻译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的,以便同胞们能够及时找到我们。
  记者:董会长为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有什么经验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
  董泰康:经验谈不上,抛砖引玉吧,我本身就是来学习取经的。我多年从事服务华侨华人工作,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有爱心,因为义务服务需要持久,没有爱心的人是不可能持之以恒的。其次要有包容心,同胞们来自四面八方,人品有高有低,经济有强有弱,脾气又好又坏,能力有大有小,兼容并包,有容乃大,这是作为一个侨领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实现更大的目标。我个人认为团结重组后,对外宣传上有了新的层面,赢得了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从而理解我们的各项工作并给予支持,科威特已故总统曾专程出席我们协会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当地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提升中国人的形象,融入当地社会,提高了华人地位,我认为我们工作非常有意义。
  记者:请问会长您从事哪方面的经营业务,科威特中国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如何?
  董泰康:我是1987年从迪拜转到科威特发展,目前从事中国艺术品家具门市部,生意基本上是在稳定有序地发展。中国人在科威特有服装、鞋帽、礼品、运动等贸易公司50多家,中国饭店20多家,保健、按摩、发廊50多家,民营建筑公司6-8家,虽然规模有大有小,个体经营者不超过1500人,但是,基本上都站稳了脚跟。1991年5月初,我作为第一个重返科威特的中国侨民,带着防护口罩,顶着满天黑云,身沾油污和尘土,拎着建材、五金、电器样品,穿梭于各大部门及贸易公司之间,第一单合同就签署了11.5万美元的五金家具。日积月累,抓住战后重建的机遇,我赚到了第一桶金。
  记者:你认为中国企业家在科威特哪些行业中有机遇和竞争力?
  董泰康:主要应该在建筑行业幕墙和内装修、钢结构、铝材、钢化玻璃、石材、化工行业和无缝输油管、压力容器的产生和制造、工程机械、中小加工生产线、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电子电力行业、电脑及备品备件。如果有同胞愿意到科威特发展,可以通过侨联和我们联系,我们很愿意帮助同胞,从考察市场到开店开厂,我们无偿为同胞服务。
  记者:感谢董会长的盛情,我一定通过《中东侨报》把您的心意转达给阿联酋侨联的会员,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您。
  董泰康:后会有期,我相信,今后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再见!(于2010年8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11-25 20:49 , Processed in 0.0397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