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标题:
三个留洋归来的80后
[打印本页]
作者:
迪拜中文
时间:
2012-3-11 16:50
标题:
三个留洋归来的80后
Billy个子不高,但是眉宇之间散发出一种英气。你可能会在大街上看到很多外形俊朗或者时尚得体的男人,但“英气逼人”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似乎更像是个从古代一路杀出来的词语。这逼人的气质也许是他长年习武所锻造出来的,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源于他内心的自信。
Billy有着六年的海外留学经历,现在就职于杭州一家商业发展公司。通过短暂的交谈,我发现在他身上发生过一些特殊的事情,就像一场武术比赛,他的信心不是因为自己没有遭受过打击,而是因为他坚强地抵抗了这些打击而没有让对手最终伤害到自己。看了他所描述的经历,你可能会发现,正是那些曾经面临的挫折,多年后在他的脸上生成了一种绝不肤浅的骄傲。
歪才,武术和奖学金
1978年秋天,我出生在福建厦门一个农村。我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建造师,所以生活还不算穷。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都是男孩,我排行最小。在别人眼里,我从小性格就比较怪异,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其他孩子玩儿。那时候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买一堆五花八门的书,学习书法、诗词、易经八卦,当然还有我钟爱一生的武术。
不知是因为我出生的农村是所谓的“武术之乡”,还是从小骨子里就潜伏着争强好胜的性格,早在10岁的时候我就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武术才是这20多年来真正贯穿我生命的唯一重要元素。
用“不务正业,专爱旁门左道”来形容少年的我应该比较贴切。连我爸的朋友都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的孩子很有才,但可惜是歪才!”他可能说得有道理,但最后我还是勉强被当地一家大学录取了。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我而言也完全是被武术所占据的。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拧着红缨枪到操场上闻鸡起舞;下午课后回宿舍进行体能锻炼;晚自习后再练两个小时格斗和两节棍。也许是长大后头脑开窍了,尽管每天只用两个小时复习功课,成绩还相当不错,而且年年都能拿奖学金。就这样,我在出国之前完成了我的第一个学位。
马来西亚,小龙哥和英文
可能是由于好强和虚荣心的诱导,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决定出国留学。这一去就是6年(由于转专业,所以必须从本科第一年读起)。
所到的第一个国家是马来西亚。那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英文,面对一学期六本厚厚的英文教科书,我觉得非常吃力。
邻近期末的时候,我所有科目测试几乎都挂红灯,有同学甚至当面断言我的期末考必定全军覆没。我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能隐约感觉到那些可恶的英文单词像蚂蚁一样在我身上爬来爬去。
但路是自己选的,我不可能回去。于是,我在我的房门前贴了“读书勿扰”,除了继续保证每天两个小时的练功时间以外,基本上都是躲在房间里学习。“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期末我不仅6科全部通过了,还顺便拿了两个“A”。后来,我的成绩便一直保持在班里的前三名,就连很多原本看不起我的同学和老师都感到非常意外。
这样,从本科第二学期起,我便同时开始加强武术的练习力度,不仅打遍校园无敌手,而且还两度获得国家级跆拳道公开赛的季军和亚军,成为同学和朋友口中的“小龙哥”。
英国,秋菊男和武馆
2002年8月,我告别马来西亚的同学、老师和武友,来到英国。有了马来西亚的历练,我以为自己日后的留学生涯必定一帆风顺。然而,在英国,我又遇上了大问题——本科毕业论文挂科了。
其实在此之前,学长们就已经提醒过我,说我的论文导师是个非常极端的种族歧视者,已经有不少亚洲人栽倒在他手上了。那真是异常煎熬的一段时间,我十分茫然,每天除了躲在家里喝酒解闷以外,哪儿都不想去,甚至还想过自杀。就这样,在一周以后,我做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我要起诉我的论文导师。
那时正值暑假,我每天拿着几十份一千多字的“状纸”,在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奔波。这一告就是两个月,不过最后总算有所收获。学校的高级领导出面为我正名,他不相信一个几乎所有科目成绩都是“A”的学生竟然会在毕业论文的关卡上落马。
最后,学校不仅还了我一个公道,而且无条件保送我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人生真是奇妙,这一次的“官司”不仅仅让我的英文口语表达得到了质的飞跃,而且让我获得了硕士的学位以及在英国两年的工作机会。而我的武术修炼在此期间也从未间断过,不仅自己坚持苦练和比赛,还在学校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开始开馆收徒。
回国,自传式结尾
历经6年多的异国磨练,我终于在2006年春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接下去的事情应该是许多“海龟”都会经历的(眼高手低的就业阶段),所以我就不再多说了。唯一值得回忆的是最初在北京做建材销售工作时所过的那段穷日子,有点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
回国将近5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找到了一份比较适合我的工作,也已经为这场精彩的人生戏剧画上了一个标点。但是我非常明白,这仅仅是一个逗号,不是一个句号。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接受采访的时候,张波正和他的台湾女朋友在云南进行第一次的深度旅行。我通过邮件和他联系,让他知道我想问的问题。他说OK,在十几分钟后传回了他答案,便匆匆下线了。看了他的回答,我思索良久,然后决定,为了他的爱情和生命,不再打扰他的旅行。于是,我根据他的回答修改了自己的问题,终于产生了一段有条理的对话:
张波
1. 姓名,出生年份 张波,1982年
2. 留学时间,地点 2000年至2007年,法国
3. 出国原因,家庭背景 中产家庭,希望去见一下外面的世界
4. 留学所选专业,现在从事的行业 工商管理
5. 现所处公司名称,职务 加拿大中宏保险公司
文中出现的(Q=arrive,A=张波)
Q:您是否在国外得到了自己最初想在那里得到的东西?
A:是的。
Q:哪些原因让您选择回到杭州?
A:觉得在国内发展的机会多一些,回杭州是因为杭州是自己的家,而且很适合居住。
Q:回国的时候,最放不下的是什么?
A:大学时期和第一份工作都是在法国,在那边有很好的朋友,习惯于那边的生活,把它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Q:您在国外所遇到的令您最难忘的是什么?
A:太多了,最重要的我想是我的法国父母(干爹干妈),他们对我很好,永远不能忘记。
Q:对于中西方之间的各种差异,请针对一个让您感触最深的事情,说说您的立场或者愿望。
A:很难回答。
Q:在实际生活中,您觉得自己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
A:谈不上贡献,但是我希望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和平友好地相处。
Q:如果您有海外工作经历,请说说您的经历和感受。
A: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帮一家工业企业做国内市场的销售工作,我们的团队中也有其他国籍的人,英国的,法国的,还有阿拉伯地区的。大家做事情很有激情,很严谨。每一次遇见都会有很多的分享。
Q:您的父母对您的出国是怎样的态度?
A:我的父母都是很善良也很开明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会幸福多了。
Q:回国后,您的创业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您是怎样调整这种差距的?
A:目前为止基本属于刚刚度过一个适应期和归国学习期,目标和差距是有的,但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失败,绝对不能输掉自己的信心,快乐才会有意外的收获。
Q:在国外的经历对您现在的创业道路有什么影响?
A:也许在视野上会更广阔一些,在人脉上会更多元化一些。
Q:您认为作为海归人员在本国创业有什么优势?
A:是否是“海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具备一颗渴望进步、渴望实现、渴望超越的心。
Q:您现在的生活、家庭和工作是怎样的状态?
A:平时比较忙,希望可以把有限的时间作出更有效的规划。至于家庭,我已经开始在做一些打算了。
Q:法国和中国,哪里的月亮比较圆?
A:一样圆,感觉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自己的家乡。
吕银川
他将自己说成是被前辈“唾弃”的八零后。可是从他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一种希望,一种不服输的韧劲。从小就对将来有了完整的计划,包括出国留学,也包括回国创业,这使他能够更从容地接受成年后的这场征途。那么,对于这个计划中的未来和最终目标,吕银川说:“这是个秘密。”
计划中的留学之旅
2000年高中毕业,吕银川独自一个人去了英国。到达的那天晚上,他在心中暗想,这将是个全新的生活。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增强自己的人际实践能力。2004年到2006年,吕银川组织了Global Café活动并加入Age Concern Bradford and District慈善机构。前者是专门帮助刚刚来到英国的留学生熟悉这里的环境及攻克语言关的,后者是为了帮助当地的老年人熟悉电脑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吕银川结识了很多老年朋友,他们中有很多都参加过二战的本土保卫战和北非战争,他们邀请他去家里过圣诞,这让他了解了很多英国文化。
对吕银川现在的公司经营理念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国外两年的工作。在QAonline公司做质量专员,代表公司为丰田进行服务,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精益管理和流程化、规范化运作的企业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方人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还有说到必须做到的诚信品质。这也是他在创业之后一直秉承的经营理念。
回国创业,这很正常
虽然国外的生活条件比国内的要好,但是在2006年,吕银川还是坚决回到国内创业。对于我的提问,他只是说一切都是正常的,就像那些嫁到国外的女孩儿,有些留学生最后可能会驻留在外地,但总也有大批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域对人群的吸引力是靠经济与科技的发达程度吗?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开放自由的民主氛围?是爱憎分明和温馨的社会环境?是当地赋予你的机遇和挑战?是那里有你爱的文明和人群?还是因为那里是你的家你的根?回到国内后的吕银川加入了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它的第一任会长是蔡元培先生,当然也是海归。
在他做会长的年代,中国远远不如现在这般发达和进步。与孙中山、鲁迅等人一样,他们完全可以一生享受富贵或者在海外择地而居,可却为了中国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牢底坐穿横尸法场。“这才是伟人。”吕银川说,“一个人的理想和选择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和他个人的思想境界有关。”
文化,真诚和创新
说起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吕银川认为这不同的根源在于双方的地理环境。西方文明的起源是在希腊、罗马等地,那里以海运贸易起家,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中国是内陆国家,华夏文明是母系氏族社会发展起来的,大家围绕着妈妈吃饭,因此是一种同吃的兄弟关系。而无论与哪里人打交道都有一个通则,就是真诚和真本事。“在国外,我努力学到一些赖以生存的真本事,而在中国我才学会什么是真诚。”吕银川说。
在英国,吕银川学习的是手机和卫星通信,这些知识在回国之后就职于华为公司有所应用。在吕银川眼里,华为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最为耀眼的企业,但是它的床垫文化、加班文化也不时地被外界诟病和拷打。这段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自己创业之后公司的企业文化。
“我们的宗旨是生活一定要幸福、快乐。”吕银川说。他每周都会请专职的心理老师来为员工做心理疏导,排解不安的情绪和感情问题;每月公司举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让员工轮流为个人或公司指出问题,帮助大家完善自我;每半年都有人岗匹配会议,让员工有机会进行调换岗位。
当员工失恋了以后,吕银川会给他5个工作日的带薪假期,让他好好疗伤;每当母亲节的时候,公司也会加放一天假期,让大家跟母亲度过一天的时间,感受亲情和母爱;工作之余他们还会参加很多义工活动,用多余的力量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们。
这些人文关怀情愫应该是他在国内学习心理学的结果,而在尊重他人、给予空间、鼓励创新等方面,吕银川认为确实是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影响。“改变一个人要改变他的心,塑造一个人要包容他,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制度要有弹性才会显得可爱,摒弃霸权主义才会吸引人才;越了解事物的真谛就越容易看开,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人就容易快乐。公司然,国家亦然。”吕银川如是说。
---摘自《ARRIVE·HANGZHOU》杂志
欢迎光临 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http://dibai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