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标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阿联酋马斯达尔学院向中国可再生... [打印本页]

作者: 迪拜中文网    时间: 2015-12-15 12:57
标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阿联酋马斯达尔学院向中国可再生...

马斯达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外景

    新华网阿布扎比12月15日电(记者安江 马锡平)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王储兼阿联酋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率高级代表团于本月13日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阿两国在金融,投资,物流,能源,教育,科技等多个领签署了多项重要合作协议,其中中国清华大学与阿联酋马斯达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简称:马斯达尔学院)14日在北京签署两校间交流与合作协议。

    那么马斯达尔学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呢?记者带着同样的好奇,日前走访了被当地人誉为——“中东的麻省理工”,或“阿联酋可再生能源人才摇篮”的马斯达尔学院。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中心东南约32公里,伫立着一片造型新颖、别致的建筑,与阿布扎比国际机场隔街相望,那就是几年前蜚声全球并为众多中国读者所熟知的“马斯达尔清洁能源城”。按照最初的规划和设计,这座新城将完全依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城市交通全部采用电动汽车。该城预计将是全球首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零碳排”和“零废弃”还有“零辐射”的城市。预计在2016年完工,但后因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现已延期至2025年完工。

    作为“马斯达尔清洁能源城”内的首个住户,成立于2006年4月的马斯达尔学院于2010年9月正式搬进马斯达尔城,该学院是阿联酋一所定向于可替代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学科研究的高等学府,是阿布扎比政府宏大的马斯达尔城总体愿景规划中的一部分。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疲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重要成员之一的阿联酋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国家收入来源多样化、经济转型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阿联酋政府希望逐渐减少直至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希望成为未来新能源的领跑者,在阿布扎比的不懈努力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总部于2013年1月15日正式落户阿布扎比。同时完成这样的使命,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于是阿布扎比政府寄希望于投资建设马斯达尔学院。

    中国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马斯达尔学院在吸引人才方面正是在积极利用中国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希望通过增加研究合作、知识交流和产业合作等途径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以推进和支持阿联酋的经济转型。同时阿联酋,特别是阿布扎比酋长国又坐拥雄厚的资金,非常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快的增长。中国有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马斯达尔学院于2009年开始从全世界范围内遴选优秀学生,而且是经过严格的考试。所有教师和研究人员也来自全球各相关科研领域。目前全院约600名学生中,除阿联酋本土学生外,有来自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外籍学生。

    记者当天在学院里的确看到不少中国面孔。据目前在马斯达尔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来自中国的张铁军博士介绍,“马斯达尔学院主要专注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一些能源,我们把它称之为“先进能源”,其中也包括如何使传统能源变得效率更高。学院目前设九个硕士研究点,一个博士研究点,一个空间技术领域研究方面,不设本课专业,这也是学院的一个特色。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学院的申请机制、管理、教学理念等完全按照麻省理工学院的样本设计,学生毕业后拿的是经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认证的马斯达尔学院毕业证书。”


张铁军博士(前)在指导学生们做试验

    学院的另一特色是,一半以上的教授的研究经费已不再完全依赖政府部门的拨款,而是通过为阿联酋本国企业,为国际大公司做科研项目来获取经费,并以此来保障学院的正常运转。目前在中东地区可以说独一无二的。

    张铁军说,他教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国,除中国大陆学生外,还有来自中国台湾、南非、德国、约旦、塞内加尔、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更来自阿联酋本国的学生。

    他说,中国大陆来此留学的博士后相对较多。他希望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来马斯达尔留学深造。据他介绍,马斯达尔学院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一旦考取学费全免,硕士生每月津贴约4000阿联酋迪拉姆(约合7200元人民币),博士生每月津贴达7000阿联酋迪拉姆(约合12600元人民币),博士生如果选择住在校外,还会提供每月3000迪拉姆(约合5400元人民币)的住房补贴。除此之外,院方还为学生提供往返机票,免费住宿,配备笔记本电脑,就连在校期间考“GRE和托福”的费用都是由学院来报销的。

    关于中国清华大学与马斯达尔学院在阿布扎比王储访华期间签署两校合作协议一事,张铁军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马斯达尔院方为协议的达成付出过很大的努力。他相信,作为阿联酋首座研究性大学的马斯达尔学院与清华大学这样一个中国顶尖的研究性大学之间的合作,一定会为中阿两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端的研究性人才。

    同时作为阿联酋产学合作研究奖获得者的张铁军认为,中阿两国的互补性很强,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而阿联酋本国人口很少,人均资源非常丰富。就拿马斯达尔来讲,学院学生相对较少,但拥有本地区最好的试验室和大量的先进科研设备和仪器,学生在这里可以有大量的机会接受很好的培训。通过与清华的合作计划,清华的博士生可以来马斯达尔,使用这里的先进仪器,对他们的研究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相应的,马斯达尔的学生派去清华,可以让他们在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里长见识。

    张铁军说,阿联酋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阿联酋在清洁能源和洁净水方面与中国应该会有很多的互补和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国目前不少地区严重缺水,而阿联酋马斯达尔学院自建校以来,清洁能源和洁净水就是长期的研究方向。他表示相信,通过马斯达尔与清华这样的中国一流大学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不仅给阿联酋,同时也给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斯达尔城内的交通工具--靠磁导航感知的全智能电动车

    来自澳大利亚的华裔女教授琳达·邹认为,阿联酋是中东地区少有的一个非常支持创新的国家,领导人非常希望在短时期内将阿联酋打造成中东地区在科研方面受人瞩目的一个领先国家,因此对国外的人才、技术非常开放。作为一个专门为研究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而设立的大学,马斯达尔从成立至今受到了阿联酋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为其提供的各种条件都是一流的。她认为在中东地区能有如此良好科研环境高等学府是非常难得的。

    作为被马斯达尔高薪聘请过来的海水淡化方面的专家琳达·邹,目前除在马斯达尔专门从事科研活动外,还兼顾带博士研究生。她说,目前阿联酋已经成为全球海水淡化的一个中心,由于中国在技术资源和人类资源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础,阿联酋政府非常感兴趣与中国在包括海水淡化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对中国学生而言,如果是从事海水淡化或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关的学科,来马斯达尔不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她建议在学者和留学生互派、互换方面,加强中阿两国高等学府间的交流。

    在采访与交流中记者发现,这些被马斯达尔学院经过严格甄选,高薪聘请,优厚录取过来的中国老师或学生,不仅个个都可称得上是“学霸”,而且都有相当了得的教育背景。

    毕业于马斯达尔学院工程系统管理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王雁翔,目前就职于普华永道公司,做与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咨询工作。2014年他获得由阿联酋国务部长苏尔坦颁发的“青年未来能源领导者项目”(YFEL,Young Future Energy Leaders)证书,是该年度获此殊荣的唯一中国留学生。该项目是马斯达尔学院2012年发起,每年会从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中选出近100位在未来能源的学习或者工作的青年人,并邀请所有录取者来到阿布扎比参加每年一月份在这里举行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他感觉马斯达尔学院的学习环境很好,与传统大专院校相比,这里更注重于科研。

    王雁翔说,阿布扎比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一个中心,每年在这里举行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将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里的高端人才聚集在一起,是接触最新、最前沿技术的一个平台。他认为阿联酋与中国在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两国可以进行合作,联手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

    目前在马斯达尔读博一的山东女孩李红霞,毕业于中国东南大学,在浙江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现师从张铁军博士,专业是传热流体,即研究如何利用超临界的二氧化碳液体在地下复杂岩石结构中提取石油。她认为与国内院校相比,马斯达尔学院的优势在于学习环境和条件非常好,教师多,设备先进,公共资源多,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和发挥。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她感觉阿联酋这个国家社会包容性比较大,与周边其它阿拉伯国家相比,安全形势也较好。她希望4年以后能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

    阿布力米提是一位来自中国新疆的维族学生,也是马斯达尔学院十多名中国留学人员中为数极少的少数民族学生,他的家乡在新疆喀什英吉沙。他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目前在马斯达尔学院师从张铁军老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利用微纳米技术获取超缩水性表面,提高传热效率。还有一年毕业。他表示学成之后希望回到祖国,特别是自己的家乡新疆,为那里的新能源事业发展尽一份力量。

    在张老师的学生中还有一位阿联酋女学生阿芙拉,她对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师从中国老师,一是专业对口,二是感觉中国老师和蔼可亲,三是中国老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功底深,而且很有耐心。谈及可再生能源在阿联酋应用和普及前景,阿芙拉说,目前在阿联酋有很多在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如阿布扎比“太阳一号”发电厂和迪拜规划中的太阳能主题公园项目等,她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在阿联酋的广泛利用抱有极大的信心。尽管她至今还未去过中国,但很向往去中国看一看。如果有可能话,她非常高兴有机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清华大学这样的中国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并去亲眼见识一下中国。




欢迎光临 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http://dibai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