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标题:
中加学校创立十五年 即将落户迪拜
[打印本页]
作者:
迪拜中文网
时间:
2012-4-1 08:16
标题:
中加学校创立十五年 即将落户迪拜
来源: 中国日报
1.jpg
(30.13 KB, 下载次数: 8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4-1 08:15 上传
北京中加学校董事长彭建华博士(左二)与校长王本中(右一)一同为15周年校庆纪念徽揭幕。
从最初北京市通州区丛林庄园中一所并不起眼的普通高中,发展到今日即将落户迪拜的国际性复合型学校,北京中加学校作为中国百年教育史上第一所中外合办的高中,在迎来其创办15周年纪念日前夕,取得了有“未来之都”的迪拜的办学认可,这意味着这种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精华的办学模式已经出口海外,开始在世界范围探索培育国际化、复合型、创新性的21世纪国际人才的新途径。
中加合作 开创先河
2012年3月25日,是北京中加学校及办学模式创立十五周年纪念日。国家、北京市政府及其它省市政府、教育系统的领导、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加拿大纽宾士域省教育部等中外嘉宾、全校师生、校友、学生家长等近3000人在北京北展剧场参加了庆典活动。五年来,加拿大加皇国际教育集团,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创办了10所中加学校,这些学校分别位于:北京、深圳、安徽、北戴河、长沙、重庆、珠海、东莞等城市。所谓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出 21世纪国际人才,对于这个目标,中加学校执行董事张志雄先生给出了详细的解析,培养目标分为五部分:“一就是创新能力,二是思考能力、解决能力,三是沟通和合作,四是领导能力,包括社会责任心,第五就是全球思维,在中加学校,不论是中方教师还是加籍教师,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这五部分。”
十五年前的北京中加学校,不仅为中外合作办学打开了窗口,也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实验基地:这里没有华丽的校区,没有先进的设备,也没有任何教学模式的先例可循,一切都要从头摸索。十五年前,建校之初,北京中加学校就确定了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构建国际化、复合型、创新性的育人模式,1997年至2003年,学校师生花了六年的时间,改造了课本,调整了教学方式,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加课程体系,2003年,国家教育部指定北京中加学校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国唯一联系校,率先在国内实施新课标。
十五年后的今天,北京中加学校已经成形成了5大教学班的模式,除了普通高中班、实验班,还包括国际认可的AP课程班、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的 PCP班,以及与加拿大皇家路大学合作的2+4直通班。这五种教学班为不同理想的学生搭建了平台,北京中加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门课程,多一个平台。
十五周年间,中加学校不仅开创中国基础教育的先河,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努力办学,同时也热心于公益事业:从1997年起开始与中国癌症基金会合作,全校师生参加每年在北京举行的希望马拉松长跑(Terry Fox Run)慈善活动,开展义卖募捐,以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爱心行动中。自2006起组织学生参与通州区培智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2008年与香港智行基金会合作,组织师生参与“关注艾滋孤儿”行动,2009年与北京市通州区关爱中心合作开展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等。为更好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学校成立了中加爱心阳光基金会,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帮助,同时也让师生们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奉献爱心,共同成长。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上,被学校阳光爱心基金支持的几位来自云南的小同学,更是为大家带来了云南的民族表演“景颇谣”,打动了全场的观众。据了解,2010年开始,北京中加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云南陇川二小50名左右的同学,来北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令营,让他们能够圆梦北京。
落户迪拜 再放异彩
彭建华博士这个月初在阿联酋迪拜的日程很紧张,作为北京中加学校的董事长,他正在考察在中东的第一所学校的六个候选校址,同时,跟还要和迪拜加拿大大学的校长卡里姆 崔丽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这意味着,未来包括沙特、科威特以及阿联酋本国等中东地区的高中生源将可以就近获得中国教育模式下的成长经历,而在这个世界最富有地区,获得官方教育机构的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京中加学校董事长彭建华博士将成功办学模式推广至“未来之都”迪拜。
彭建华博士希望出口的是他的“中加学校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成功地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系统和加拿大的教育方式,现在他可以扩展他的教育王国,走出中国以及周边的亚洲邻国。区别于“孔子学院”旨在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办学宗旨,迪拜中加学校的授课内容是包括数理化在内的正规高中阶段课程。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名的,中加学校进军“未来之都”迪拜的目的即在于将北京中加学校的成功办学模式推广至国外,这样既解决了当地学生理论基础环节不牢靠的通病,又能使毕业生携带扎实理论去接受西方高等教育。彭建华博士认为,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放在哪里都是人才。
此番在阿联酋开办的迪拜中加学校占地面积将达300亩,是一所普通高中和迪拜国际学校相结合的复合型学校。中加学校中西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不仅重视传统中国教师强调的基础教育,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也很重视加拿大教师所鼓励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是,中加学校的优势却不仅仅如此,其与众不同的课程系统,把加拿大的课程融入到中国的高中课程中,以及多语言的教学背景,是迪拜加拿大大学四年前就开始邀请彭博士到迪拜的原因之一。正如迪拜加拿大大学的副校长穆罕默德 卡比尔所言,“新的学校能够从幼儿园到高中为学生提供多语言的课程”,“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当然还有汉语。对于像迪拜这样的一个区域中心,200万人口中有超过70%的人是外国人或者移民,这将会是吸引学生的主要力量。”
据了解,中加迪拜学校的生源一方面是当地适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迪拜所处的特殊区位优势,迪拜中加学校的国际分部还将招收包括来自亚洲、非洲乃至欧洲地区国家的学生。而学校的师资力量也不容小觑,将由来自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资深教师担纲,除教授普通高中的课程外,迪拜中加学校还将中文、中国文化设置为重点课程,传授富有中国特色的学习知识。彭建华认为,中文将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是每个学生都要学的。并且,会把中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在历史课上讲授。“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并且能在将来的交流,贸易及社交中用到中文,中文的课程在很多国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
新型模式 中西融合
作为中、加两国政府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加拿大纽宾士域省教育部、加拿大加皇国际教育集团共同开办的北京中加学校自成立伊始便特别强调授业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问题。中加学校董事长彭建华说,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方教育强调学生的创新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缺点则是理论基础不扎实,对于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会产生影响;而国内教育的短板恰恰又在实践上;因此,从建校伊始,中加学校就在扎实学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行双语教学,通过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方式,鼓励学生活学活用,不死记书本内容。无需参加中国高考,又可以直读加拿大名牌高校,大部分毕业生还能获得加国高校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对于立志不死记硬背的中国学生来说,这种办学模式,无疑是人才脱颖而出的一条新途径。
北京中加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规定的课程(必修和选修)的基础上对理科课程进行英语讲授,在实验班、AP班、PCP班开设了双语理科(数学、理化生、地理)教学。2004年开始双语数学课程的实验,2007年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双语教学以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结合国内理科课程特点,构建双语理科课程,为培养符合新课标宗旨下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达到高中理科课程与国际接轨的前瞻性目标。学校也不断加大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百分之六十的教师都能胜任双语教学,百分之四十的教师双语运用娴熟流畅、游刃有余,这样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专业英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此外,北京中加学校目前有加籍教师28名,开设了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写作、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加方课程。中加学校的加籍老师均为加拿大纽宾士域省教育部选派的在加拿大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不仅为中加的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交流环境,也让北京中加的学生在留学前接触到国外的授课方式,为今后出国深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作为一所中加两国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学校,中加学校却并非全盘西方化,而是充分融合中西教育理念的精华,突出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据北京中加学校执行校长薛梅表示:“从办学,我们就开始明确这一点,不能完全西方化,国际化并不是西方化,所以老师们都很重视这方面,比如说我们的语文课,我们就有一个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突出传统和实践,高一,我们让他们熟悉北京的文化,所以我们有胡同文化的系列,高二,让他们把中外名著,特别是中国传统名著,比如说茶馆、日出、北京人,等等这些名家名作,让他们用表演的形式,而且我们用表演的形式代替我们的考试,每一个学生,他们是演员,他们是编剧,他们组成剧组,他们出海报,他们出背景,然后一个剧组演一个戏,然后,老师和学生在下面打分,这就是他的模块考试,所以,每年,我们的话剧表演,话剧考试,用学生的话说,是中加的春节。到了高三,我们就研读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文学的顶峰。从这一系列的课程,传统文化就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里,将来他走出去,他会讲,跟外国人会讲红楼梦,他会宣传北京的胡同,他会讲中国有哪些哪些的名著,我曾经演过什么角色,非常自豪。”
除此之外,中加学校还十分注重素质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实现音体美全面发展,并引入了许多西方的课程资源:学校把学生领导力纳入课程资源,分为校外和校内两个大项目。模拟联合国活动、学生领导力训练营、美国卡内基训练;拓展训练等。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理解和包容,这些素质都是死读书考高分所不能带来的。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从2006年把心理健康纳入正式课程。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活动课给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的知识与方法。2003年,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加学校个人发展咨询中心。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桃李天下 硕果累累
杨洋是北京中加学校2012届高三4班的学生,他申请了二十多所美国学校,截至三月中旬,已经被美国15所大学录取,获各大学奖学金总额130 万美元,其中一所大学获奖学金高达18万美元。据杨洋同学介绍,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收获,和高中选择中加学校有很大的关系,杨洋在初中并非拔尖的好学生,英语成绩也一般,但是进入中加学校后,在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中,杨洋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加学校还为杨洋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国际交流机会,让当时还是高二的杨洋暑假就能够提前进入美国耶鲁大学体验学习耶鲁大学金牌课程政治学,这些都增加了杨洋申报大学的竞争力及入学申请的含金量,在美国大学招生官的眼中,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比考试高分更具诱惑力。
北京中加学校2010届的学生赵天成,在中加学校期间即通过了5门AP考试,而且5门都基本是满分,这样他到美国加州大学以后,加州大学的校长和教育界都非常震惊,他一下免了20个学分,这20个学分基本是大一全部的课程,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金钱。AP课程是大学预修课程,是全球承认的国际性课程。为使学生能够尽快与国际大学课程接轨,尽快进入国际大学的先修课程,我校特增设美国国际AP课程,从开始五门发展到现在的十二门。AP课程分别为:微积分AB、微积分BC、AP英语、AP化学、AP物理B、AP物理C、AP计算机、AP统计学、宏观经济学、世界语、微观经济学、美国历史。
十五年来,北京中加学校已培养出十三届,4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升读到国内、外大学,升学率达98%以上,去年北京中加学校有一个班,一半的学生,都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届毕业生获国外大学奖学金率为毕业生数的85%,这个比例在全世界的高中来看都是罕有的。97年至今,一届又一届中加学子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中加两国毕业证书和各种奖状奖章时,据不完全统计,仅从08届~11届这四届毕业生看:中加学校考入加拿大排名前10名的大学的学生有 982人;考入美国前100名大学的学生175人;考入美国常青藤及美国名校6人(09届邱天考入布朗大学、07届杨博伟等3人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07 届邵天考入哈佛大学、07届谢晓萌考入斯坦福大学);考入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名校的学生41人;考入国内清华、北大、人大、香港理工大学7人等。不论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阿尔伯塔;还是国内的清华、北大,人大,北京中加的学生遍天下。记者(陆中秋 孙江)
欢迎光临 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http://dibai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